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教育   2357篇
科学研究   469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703篇
综合类   37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由于近代学统的断裂,中国法制史主流研究模式偏离了中国自身历史秩序建构的基本原理,进入了"以西范中"的研究误区。中国当代法史学者须本着资源本土化学术自觉,树立自己的精神信仰,从法律移植转向法律"混合",培植法史学科后备人才,创造出中国法制史学科新体系。  相似文献   
62.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到革命的直接导火索,从对革命进程的影响,到"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的因素。  相似文献   
63.
"新性善论"是论述"道德教育的可能性"问题的重要前提,强调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而使得人类个体具有先验性的道德禀赋。该理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近年来,该理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学术质疑。在论证"道德教育的可能性"这个德育基本命题时,如果不能形成对"新性善论"较为一致的认识,则会形成制约我国德育理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4.
在分析社区体育对活动内容体系根本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体育自身特点,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社区体育主体内容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期对发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5.
全国教育协会是美国最大的教师专业组织,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及时采取有效策略,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力量。其策略具体表现在:争取教师经济条件的改善,保障教师权益、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规范教学专业标准、采取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等。这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66.
清朝“字狱”是我国封建时代思想专制统治发展的鼎峰时期。乾隆朝末期发生的《一柱楼》诗案,使得当时与乾隆帝以“诗友”相称的沈德潜亦未能幸免,但沈德潜在“字”上的遭灾并非只是受到《一柱楼》诗案的牵连,而是由于他所选辑的《国朝诗别裁集》已不符合当时统治政策的变化,所以沈德潜身陷“网”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柱楼》诗案加重了对他的惩罚。  相似文献   
67.
在回顾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阐释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解读经济全球化现象,并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与失业、贫困化、阶级、国家主权的内在联系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8.
毕苑 《教育学报》2005,1(1):90-95
晚清时期修身教科书在民国以后向公民教科书的转换,是展现中国国民教育近代化历程的生动模本。修身教科书在内容上包含了以孝为首的纲常伦理观念、个人修养教育和国家社会观念的灌输,开启了近代国民教育的第一步。到20世纪20年代末“公民”教育代之而起。由于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化的影响,公民教育更多地表现出了政党色彩和历史局限性。即使如此,它对国民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近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9.
文章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老舍的爱国精神,分析了他的《四世同堂》以及其他有关作品对全民抗战尤其是当时国民政府抗战的表现,也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四世同堂》未能出版,以及老舍因此不愿出文集的原因,并指出了新时期出版的《四世同堂》鲜为人知的被删改的情况。  相似文献   
70.
天钧,首见于《庄子》,历代学者多释其为“自然均平”,有失其义。实则天钧取喻于陶钧,指自然造化,即天地万物及其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