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02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31.
1吃了毒苹果的白雪公主新学年初,我担任初一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课老师,上课时发现一名叫小雨的女生情绪低落,心事重重,别人听到个笑话能开怀大笑,她却从未笑过,下课时也很少有同学跟她一起玩。  相似文献   
132.
小学英语教师应通过学以致用、创设情境、赏识教育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儿童早年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对于其正常的社会性发展是必要的;若剥夺交往则会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淡漠和敌意,对儿童情绪及整个身心的发展都不利.[1]对儿童交往的心理学研究,包括对儿童与生人交往的考察.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M·Ainsworth)就曾针对12~18个月的儿童,专门设计了一种"陌生人情境",用来观察儿童与母亲和陌生人相处的不同反应.可见,儿童与生人交往的现象早就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然而,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化也不完善,加之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成人常常在不同的场合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如何走出幼儿与生人交往的误区?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4.
高师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温州师院382名高师应届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师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好的,但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存在某些心理问题,本科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专科毕业生差,尤其是病态人格、躯体化、脱离现实三个分量表分差异显;科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如理科毕业生,尤其是疑心、脱离现实分量表分差异显;男生的抑郁分显低于女生;毕业生的病态人格分显高于新生,而兴奋状态分显低于新生。  相似文献   
135.
吴帆 《成长》2005,(6):64-66
悲伤、失落、颓废、了无生趣.为什么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是什么压抑着我们的情感。使我们越来越忧郁?当成长与烦恼深重交织时.也许我们该好好地面对自己,我们到底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36.
《中小学电教》2003,(9):55-55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当你有抑郁情绪时,你会怎么办?将近50%的人选择了“自己可以主动调节情绪”,与之相对的是有14%的人“只有茫然等待心情好起来”。由此看来,为数不算少的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恶劣的心境。  相似文献   
137.
自卑、焦虑、抑郁、愤怒是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到的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问题。这些情绪障碍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文章正是着眼于此,对几种常见情绪障碍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8.
139.
小安 《大学生》2020,(2):60-61
我去了心理咨询中心我目前研究生二年级在读,正准备申请攻读博士。2017年冬末,由于受到外部事件冲击,我的情绪很低落,一直拖到2018年4月,完全没法生活,撑不住了才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当时,我对外界的反馈能力已经有一点点异常,对一些刺激不是很敏感,可能长时间持续的低落情绪已经在生理上产生了影响。与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交谈后,老师觉得可能是抑郁,直接办转院到北医六院精神科,做了各种测试和量表,结果显示是很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确诊为躁郁。然后就开始药物治疗(舍曲林和优菲),药物对我很有效,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大概8个月后抑郁已经好很多了。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并验证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4所高校10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ERS)、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USSCS)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体育锻炼、自我控制和抑郁进行评估。对调查数据依次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男生体育锻炼和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分别与抑郁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0,p<0.01),体育锻炼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r=0.112,p<0.01),体育锻炼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0.087,p<0.01)和正向预测自我控制(B=0.115,p<0.01),自我控制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0.527,p<0.01),并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间的起中介作用,Bootstrap95%CI为[-0.095,-0.027],效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