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47篇
综合类   7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8月28日晚19点30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上海松江大学城拉开帷幕。100分钟的开幕式,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6000余名大学生用青春的笑脸书写着最动人、最动感的宣言,他们在跃动激光、立体水幕、绚丽焰火的映衬下,欢度着“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青春之夜、体育之夜、不眠之夜。  相似文献   
72.
体育与化学     
2005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0届运动会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胜利闭幕.在“十运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大力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团结友爱,公平竞争,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演练.同学们是否知道.在激动人心、令人赏心悦目的体育盛会中,充满着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73.
新时代下,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也使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各大行业的关注。体育作为一项身体运动,其是一项推动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包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体育中潜藏着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人们法制观念、有利于培养人们爱国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形成竞争意识、有利于塑造人们形成健全人格。以体育为载体对社会公众开展思政教育,必须要秉持正确的、统一的政治方向,在开展体育活动不知不觉中影响教育对象,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4.
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而构建案例库是系统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大量丰富形象而广为传播的素材是体育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宝贵资源。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应以体育类人才思政培养目标为基础,健全制度保障,做好宏观架构。在具体建设流程方面,以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为依据,按照内容模块确定、样式标准选择、素材搜集、案例编写、实践应用、反馈修改6个步骤进行动态建设,并有计划地开展更新、维护和共享。  相似文献   
75.
郭颖 《科教文汇》2024,(1):40-43
中华体育精神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模式。文章提出通过融入思政课堂、增强实践教育、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以及营造崇尚体育道德新风尚等方式,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6.
采用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女排精神媒介记忆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中的女排精神媒介记忆是由多元话语组成的多维图景,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话语的联动,推动女排精神媒介记忆向普适化社会记忆的转化。《人民日报》借助多重语境表征赋义女排精神,对接过去与当下。同时,基于媒介话语赋予女排精神以正当性的地位,使其作为一种内化的意义实体进入国民意识和社会记忆。未来官方话语建构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的实践取向包括:在建构共同体想象的同时,关照个体的体育记忆;形成依托体育话语又超越体育本体的话语建构路径;赋予其正当性地位,并把握历史与当下的平衡。  相似文献   
77.
编者按:2010年2月1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2次全会上,中国南京以47:42票战胜申办对手波兹南,成功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承办权.  相似文献   
78.
体育强国背景下对延安体育精神时代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认为,延安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即体育为理想追求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集体主义.在新时期弘扬延安体育精神,是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这是由中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基本情况、继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推进体育改革创新的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9.
体育精神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总和,是校园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利用体育精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探索体育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首届青少年奥运会于8月14日至26日在新加坡举行。中国代表团派出68名运动员,参加了19个大项、23个分项、98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30枚金牌、16枚银牌,5枚铜牌,金牌和奖牌均列首位。在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以顽强拼搏、敢于争先和文明友善、健康阳光的精神风貌,圆满完成了参赛任务,并展现了中华体育精神,为祖国人民赢得了荣誉。竞技体育成绩的取得,也展示了我国举国体制和业余训练体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