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8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112篇
教育   19493篇
科学研究   3661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7516篇
综合类   1814篇
文化理论   280篇
信息传播   2968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649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777篇
  2014年   2518篇
  2013年   2433篇
  2012年   2998篇
  2011年   3208篇
  2010年   2751篇
  2009年   2772篇
  2008年   3485篇
  2007年   2929篇
  2006年   1962篇
  2005年   1739篇
  2004年   1336篇
  2003年   985篇
  2002年   772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正>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国家对学校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课时情况非常关注。2004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教体艺[2004]10号"文件,及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发[2007]7号"文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要阐述,要求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82.
83.
84.
学习目标的作用与表述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目标的作用是提供分析教材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依据;是学生应该了解的预期结果,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二、学习目标表述的要求1. 整体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 科学性与可评价性相结合;3. 有针对性;4. 符合实际、具体、明确、清楚。三、学习目标的表述举例(见表)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认知类的行为动词,如:指出、说出、关注、知道、了解、理解、收听(看)、懂得、观赏、区分、评价、描述等;运动技能类的行为动词,如:学习、运用、掌握、做出、会做、学会、…  相似文献   
85.
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健康的完整概念、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高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健康教育的改革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全面科学地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6.
从医学模式健康观的转变,提出健身应以健康理念为依托,树立“三维健身”的观念;阐述在新的医学模式健康观中,健身的健康职能体现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上,并在其中起着促进、协调、连接相互之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终身教育作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试图从和谐的角度来认识终身教育和健康教育以及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通过文件资料、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雪上体育运动的现状、开设的课程、管理的形式等进行研究,发现:黑龙江省高校开设滑雪课尚处于研究与探索的阶段,其他雪上体育运动已有了一些实践,但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各高校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雪上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管理和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黑龙江省高校雪上体育运动健康、长期、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素质要求不断变化 的现状,首先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进而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培训部门带来的挑战;最后着重 从新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展开研讨,提出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0.
为比较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的异同 ,对黑龙江省内外 9所大学的部分学生和省内主要城市厂矿、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部分社会群众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专访。并查阅有关图文资料 ,对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在大学体育和群众体育这两个领域内 ,由于在时间、空间、地域和人文环境上 ,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同 ,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能力、参加活动的时间、场所及组织形式上、对健身目的认识和体育消费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开展社会群众体育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群众组织的投入 ,利用大学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大力宣传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和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