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19466篇
科学研究   1269篇
各国文化   129篇
体育   766篇
综合类   908篇
文化理论   163篇
信息传播   173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2041篇
  2013年   1773篇
  2012年   2066篇
  2011年   2133篇
  2010年   1912篇
  2009年   1840篇
  2008年   2106篇
  2007年   1604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01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王翠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48-148,147
本文将对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对地狱的哀鸣与静谧的声音的描写并通过对比的手法对文艺复兴时期前后地狱之声进行剖析,以寻求对其思想内涵有着更为深刻的领悟。  相似文献   
82.
学校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形成特色,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第一层面:开展省、市级“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1.健全科研机构,形成科研网络。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是教育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3.
84.
关于经济全球化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着重探讨了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经济实际提出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5.
仁学的本质论意义,体现了儒家美学的基本内涵,因为仁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这一世界才是美的世界,诗的世界,所以这一世界充满勃勃生机,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溢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一观点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以仁为人性的基石,为儒家道德秩序的建立提供了立论的出发点,泛爱生生是儒家人性论的精神所在,既具有道德的内涵,也具有审美的内涵,它显示了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并且深化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86.
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科学意义和科学内涵,教育的全部工作都要符合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科学意义和科学内涵,教育的全部工作都要符合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7.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6,(10):36-39
太极八法即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八种劲别,也是八种手法。这八种劲法是太极拳技击术的精华和主要招法。《太极八字歌》曰:“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便捷,粘连黏随俱无疑。采、捌、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相似文献   
88.
<正>从2005年起作者开始有计划地针对有价值的中国古代建筑遗存进行拍摄,用摄影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拍摄的中国古建筑近千座,累计摄影作品超过3000张。本书中的牌坊、祠堂和塔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别,大量建筑遗存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9.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90.
黄河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厘清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传承黄河文化,有助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发挥黄河文化精神引领作用;赋予黄河文化创新发展生命力。目前,黄河文化精神传承面临传播性较差、系统性不强、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应从遗产保护、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探索黄河文化精神传承的具体路径,真正构建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体化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黄河文化精神的永续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