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袁青 《华章》2009,(21)
身韵课是我校开设的舞蹈课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路线都可称之为"形"或"身";一切内涵的气韵、呼吸、意念、神采都可称之为"韵".作为舞蹈艺术来说,他们应该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但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容易倾向于表现外在而缺乏内蕴,所以也可以说"身"和"韵",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要求是不不会天生结合在一起的.身韵作为舞蹈的精髓,要将他逐渐贯穿在整个舞蹈教学中,使基本能力、技巧、舞姿、动律、节奏、舞句等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基训彻底摆脱那种游离于民族特性之外的所谓纯功能性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文章指出:性钢柱——核心筒砼钢结构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也存在着多项施工难点,应从测量校正、制度建设、部件组装、材料切割和焊接操作5个大方面加以控制,以有效保证难点问题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63.
王书春 《武当》2013,(8):19-19
太极拳大师孙剑云先生曾对太极拳之"中和"作过描述。他坦言道:需要说明的是,内生于中和,而中和源于身体内外系统之和合。于内则生于五脏之相和,行于经络之畅通。于外则生于身体运作之中而不倚,动而若静,协调一家,行于起钻落翻之循环鼓荡。然而,内外和合,需得其契;不得其契,内外不能相合;内外不合,内难成。其契为何?内外八卦(即先后天八卦)相合之理也。故内外相合方可称拳,练拳即为修内。孙氏太极拳乃是依易学,参丹经,基于先后天八卦相合之理所创之拳,故能使人内外和合于一,培养一派中和之气——至纯至善之内。此  相似文献   
64.
孙国玺 《武当》2013,(8):42-44
六封,就是要封住对手的手、足、肘、膝、肩、胯的六个进攻部位。武术讲究内三合和外三合,此招就是在实战中破坏对手无法形成外三合的典型范例。当对方各部位不能相互配合时,身法以及力就会支离破碎,也就很容易被击败。四闭,在炼气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三元归一,四门紧闭"。就是要做到在用意行拳之时,嘴不要张,要闭住呼吸,眼、耳、鼻、口都闭合,内向丹田。即所谓的"四门紧闭",达到意气贯穿的忘我境界。《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习练太极拳,要放松,贯穿内,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65.
李明 《武当》2013,(10):25-26
心意拳的全部动作,要求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周身协调,手法刚中寓柔,眼神集中不散,心与眼和多一明,身法完正不懈,步法快速稳定,动静相间,节奏分明,形神如一。根据以上要求,决定了它的锻炼步骤,以便逐步提高。锻炼心意拳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略有区别,明、暗、化三步功夫,是逐步提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中国武术的概念,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特点,武术的功能价值,武术的地位等方面对中国武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7.
以中华武术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语言学与武学两个视角对“”的概念进行学理辨析,然后展开“”理论层面的意义探讨以及实践层面的训练要义探赜。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之“”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以形体练习、气息吐纳以及意识引导为主要练习程序,经系统化训练后所获得的符合武术相关技术特点的整体力。就其理论层面而言,在揭示拳种技击基础、深化格斗对抗理念、促进肢体协调表达、丰富套路演练韵味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其实践层面而言,则主要通过形体练习奠定“”之松通顺达的身体基础,通过气息吐纳保障“”之己身贯穿与彼身渗透,通过意识引导实现“”之破体构象的实践飞跃。  相似文献   
68.
太极拳内形成过程中,是从柔练开始,达到经络的疏通,并通过经络功能的开发,使人体能够具备更多蓄积能量的途径,并提供了形成内所需的信息能量,特别是利用了经络系统对信息的敏感度,开发了内的节能功能。最后明确太极拳内的实质是太极拳对人体功能态的一种提高方式。  相似文献   
69.
70.
《八法图》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极的角度阐析了陈鑫的八字方法,揭示了太极推手划圆形式与八法技巧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推手技术进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