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772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大势之下,课程改革制度伦理研究应运而生。基于契约正义理论,课程改革需要坚守制度化的伦理精神,确保课程改革遵循支配性权力下的分配正义,规范性制度下的统合公平,协商性契约下的自由秩序。课程改革的制度伦理将课程政策、课程管理制度、教材编审制度、课程实施制度以及课程评价制度五者有效衔接起来,在共生交往的伦理价值中彰显课程改革的正义与公正取向,最大限度实现彼此间利益的共在表达与整合。以价值建构、制度规约和权责利的协调分配促进课程改革制度走向良序治,既是将课程改革制度伦理付诸实践的重要路径,也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朱红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195+221-195,221
本文根据普通中学英语学习困难生的现状,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英语教师必须要做到"三教"齐下,即乐教、教、巧教,设法消除学困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提高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63.
陈中付 《辅导员》2010,(8):50-50
《礼记·学记》中说:“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事实上,于不,是自主还是被动,不仅检测着学生,更检测着老师:一个聪明的老师总是鼓励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64.
<正>说到"游刃有余",就会想到"庖丁解牛",解得"莫不中音。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原因在于它"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相似文献   
65.
编辑的审美活动与编辑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审美活动可帮助编辑有效地获得精神产品真与的品格,亦可创造出编辑审美价值形态.编辑审美活动的特点是与一般文本编辑工作相离析,对编辑客体美的属性整体地、感性地进行感受、鉴赏、辨析和评估.编辑美是把编辑审美价值形态运用各种符号物化凝定为一种可供传播的客观存在物.它的创造途径主要有集中、编排、关系、距离、想像等.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认为梁启超在今文经学对抗古文经学的文化背景下,以今文经学怀疑批评态度、进化论等为“疑”的思想武器,以“自由的研究”为“疑”的客观前提,以“求真”、“创获”为“疑”的检验标准和价值旨归,以提高研究者识力为“疑”的主体条件,同时又与自己的“变”个性以及强烈的“学问欲”相结合,从而在近代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中融入了更多的实用价值、理性色彩和人格魅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疑”思想。  相似文献   
67.
《学记》是世界上的教育专著,它在教学方面提出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不躐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而救其失”、“禁于未发之谓序”、“当其可之谓时”、“相观而之谓摩”等教学要求,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很有启发意义。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它,并赋于它新的科学含义,做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68.
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包括从接受成人的垒面护理到儿童由于协调作用而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得到相对自治,并学会妥处理人际关系的垒过程。而“友”则使得同伴的关系总是“协调”的,其行为是新社会性质的。  相似文献   
69.
巴龙舞     
崔绍森 《上海集邮》2007,(10):15-16
2007年4月13日发行的《舞龙舞狮》邮票,第2图“舞狮”(图1)表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巴龙舞。巴龙舞以传说故事为主,表达与恶两种势力的均衡与无止境的对抗,而非一般戏剧所强调的贬恶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星竹 《生态文化》2007,(1):7-7,12
100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斧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惟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据记载,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工人们深感奇怪,不明白这些树虎为什么不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