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公祭"一词自古就有,但意义与今天不同。公祭的历史语义,有"国君之祭"、"朝廷宗庙祭祀"、"宗族共祭祖先"三种。古代公祭分别在国家(大)、地方(中)、家族(小)三个层面展开,所践行的是儒家中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社会伦理观念和长幼尊卑有序的礼仪等级制度。现代公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兴起,其内容和形式糅合了西方国家纪念性典礼和传统公共祭祀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公祭的实践主体已逐渐由中央政府转向地方和民间,并开始朝着"公天下"的方向延伸。复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公祭在举办形式上仍需进一步改革,但这并不影响公祭本身的历史进步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苏雪林对于“个性解放”见解与胡适相近,同为“健全的个人主义”,都是在充分发展个人意志的同时,又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内忧外患面前,表现为强烈的国家主义,而拒绝接受“无祖国”式的“世界主义”的拥抱。  相似文献   
73.
一直以来,中国的电视台、电台、报刊等主流媒体,主要承担着面对国内进行宣传和导向的职能,这直接导致了媒体民族主义话语和国家主义话语的泛滥。由此,中国的主流媒体当前面临两种挑战:即民间媒体与西方媒体的挑战。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次峰会显示了中国媒体文化生产的一次重大转向:一直遵循国家主义生产原则的国内主流媒体,将慢慢融入到全球媒介文化话语之中,并逐步参与全球媒体文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74.
学术自由和国家主义的对立关系是经常被学界提起的,而在这种矛盾上的和平共处关系却常常被学界所忽视或否定。正是这种和平共处的关系,使大学在民族崛起后,获得长足的发展。学者在享受学术自由造福社会的同时,也对国家的发展做出理性的判断,调整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日本近代由于历史的机缘和现实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日本国家主义的政治伦理。它的形成之路主要是通过内外两种力量支撑起来:西方的叩关、威胁是催化剂,效法德国是重要的外部参照力量,源远流长的天皇制度与现实的"国体"政治神学的刻意构筑是国家主义生成的核心动力,布威四方的战争与民权的萎顿则助推了国家主义理论和行动的壮大。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回顾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影响20世纪中国教育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直接来源于18-19世纪欧洲现代民族国家在形成时所产生并依赖的国家主义及其教育理想,是欧洲近代日益高涨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在中国独特社会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并与欧洲各国国家主义教育理想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的支配性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在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值得关注的学术论争,主要集中在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与人文主义等几方面.在21世纪,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对于中国大陆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依然有其合法性与正当性,同时应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融合世界主义的理念、关怀与责任.  相似文献   
77.
1923年,由于日本政府拒绝归还租期届满的旅顺、大连以及6月份日本士兵在长沙制造了"六一惨案",国内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货"的高潮,与此同时,以《晨报副刊》为首的四大副刊从学理上展开了关于是否应该抵制日货的大讨论,这些学理的上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抵制日货是否是抵制日本侵略最有效的方法,抵制日货是否可能,抵制日货所造成的后果会怎样。从他们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抵制日货之争实质是两种主义之争,是对国家态度之争。  相似文献   
78.
国家主义在法律上主要表现为权力标准和轻忽权利,将律师业置于"体制外的烦恼、公检法中的棘刺"的地位。法治商谈启发于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以平等、自由、财产等权利为内容,以发现法律为目的,同意以体现人性的自然法而不是权力为最终判断事物的标准进行的对话。良性有序的律师职业发展,是一个从国家决定到法治商谈的过程。上个世纪末至今的面向律师等法律职业的法官招考,是法治商谈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9.
朱云艳 《科教文汇》2009,(35):61-61
日本从封建锁国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的近代化过程速度之快,周期之短是震惊世界的。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而在社会转型期间建立合理的教育体制和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期著名的思想启蒙家和教育家森有礼对推动日本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0.
本文概述了韦伯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德国走向资本主义的独特发展趋势;德国在走向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方面与英美等国的不同;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韦伯早期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观点等。同时探讨了韦伯学术旨趣和学术关怀的形成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社会历史处境之间的关系,理解韦伯必须从其早期思想出发,从韦伯所处的历史境遇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