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1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教育   29810篇
科学研究   38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01篇
综合类   475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8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604篇
  2012年   2239篇
  2011年   2508篇
  2010年   2232篇
  2009年   2304篇
  2008年   2613篇
  2007年   2088篇
  2006年   2299篇
  2005年   2376篇
  2004年   2384篇
  2003年   2090篇
  2002年   1636篇
  2001年   91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两次观摩课相继结束,宣武区教委、宣武分院二部共同举办的2003届新任教师培训也落下了帷幕。回想周末赶到回中,聆听场场精彩而形式各异的培训讲座,至今仍历历在目。丰富营养将继续滋润我们,继而渗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中。这次理论培训,对我触动最大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2.
23.
后进学生,一般也称三差学生,即学习态度差(丧失学习信心,厌学)、学习能力差(不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学)和学习基础差(不具备学习应学的新知识的基础知识)。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上学就是要学好功课,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在本质上都很想学好功课。那么,为  相似文献   
24.
信息化教育正在中小学大力推广,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已成为学科教师的广泛共识。其中,从网络获取信息应用于教学是普遍采取的方式。而网上的海量信息,也仅有一部分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学科教学有价值。如何获取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呢?这就涉及到信息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课程理论的研究表明,教师应是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是新课程的主体。教师对课程和学生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效果。 本文仅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探讨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新课程的影响,求教于各位老师和同仁。  相似文献   
26.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整体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地级市之一,已从2003年9月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历史与社会学科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在学科评价上可以借鉴的经验非常有限;同时,它又是将历史、人地理和其他人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27.
任勇 《教育家》2004,(9):18-21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校长必须提高认识的高度。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深刻地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校长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符合中国特殊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8.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三部分两结合”的考试模式能提高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9.
把每个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育,作为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6年以来在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进行了试点,并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推广.试点研究表明:随着每班人数的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面大大提高,优质的硬件投入,作业实行"面批",个性化的教学等,使学生的潜能等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0.
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