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1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教育   29810篇
科学研究   38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01篇
综合类   475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8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604篇
  2012年   2239篇
  2011年   2508篇
  2010年   2232篇
  2009年   2304篇
  2008年   2613篇
  2007年   2088篇
  2006年   2299篇
  2005年   2376篇
  2004年   2384篇
  2003年   2090篇
  2002年   1636篇
  2001年   91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目前,新课程新教材教学正在推广实施。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一些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问题。以下我们选择几个突出问题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2.
对一些讨论多年的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并阐述了理论依据及其实施途径。希望能对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3.
科学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二是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三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公众的科学素养关乎综合国力,个人科学素养的高低还影响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质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理科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初中理、化、生、初中科学、小学科学等课程标准中对三个方面都提出要求,基础教育的“理、化、生”等学科要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44.
45.
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在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传统教育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多年来的教改实践充分表明,教育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进行重大改革的。必然依靠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家校合作是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本探讨了家校合作对素质教育改革的作用,对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这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基础教育中概率教学的著作。于是,既感到珍贵,又觉得来得太晚了些。 朴素的概率论,恐怕是人人都有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涉及可能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4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的历史背景下,体育课程亦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并初步以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及学生用书的书面形式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实施。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近乎一致的欢迎。新的课程实施除了在形式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的配备和内容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49.
"两基"在我区的基本实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子女入学的要求,提升了全区基础教育水平,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之间办学差距逐渐扩大,个别条件差管理落后的学校招生困难等;在教育内部存在着"学困生"等受到冷漠的弱势群体.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区域内教育整体水平,我们提出了在区域内实现平等教育的主张,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情感目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按四个学段,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终身的语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