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李宇星 《体育科研》2006,27(3):79-81
为了使国球的长盛不衰,掌握大球的基本规律,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统计、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对他们在大小球时代录像统计中的发球进行对比分析,为乒乓球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23.
针对大球给运动员的技术、打法、身体素质、乒乓球拍带来的一些相关影响,分别作以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4.
水晶球之路     
《乒乓世界》2002,(2):39-41
1999年伊始,在乒乓器材DIY市场上低调了许久的红双喜.突然发力。一时间,从《乒乓世界》到ITTF杂志,从球馆体校到世界赛场,神秘的水晶球似乎无处不在。一年后,借40毫米大球之东风,挟G888之余威,红双喜再掀狂飚。然而,狂飚过处,球迷的种种疑惑也随之而来:这些产品怎么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怎么有球友在用G777而市面上没有卖的?怎么同一款套胶却配了不同的海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特地采访了红双喜方面,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5.
对国际乒联“大球”、“11分制”和“无阻挡发球”薪规则出台后,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产生的变革以及今后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6.
星落 《乒乓世界》2012,(5):152-152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瑞典男队战胜了中国,将斯韦斯林杯最后一次留在欧洲大陆,之后,大球时代来临,中国队在后面的四届世乒赛团体赛上所向披靡,直到第50届世乒赛,新加坡女队的异军突起才打破了中国的垄断。虽然中国队的整体优势显而易见,但每个过程并非顺风顺水,时值伦敦奥运会前,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队在大球时代的世乒赛团体赛上,那些跌宕起伏的时刻。  相似文献   
27.
周溢潢 《北京档案》2004,(12):34-35
乒乓外交在中美关系突破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而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正是毛泽东主席作出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28.
谁说厨房一定是个脏兮兮见不得人的地方?这个看上去就是一个艺术品的大球实际上就是个一体化厨房。它干净、明亮,看上去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它内含各种现代化的厨房设备,包括半圆形操作台,一张可以隐藏起来的推拉桌板,  相似文献   
29.
麦卡 《新体育》2010,(5):1-1
一年前,43岁的高洪波、43岁的蔡斌和34岁的郭士强被看成是年富力强的接班人,成为三大球的掌舵者。时过境迁,最危险的足球教练干的稳稳当当,蔡斌却在当了367天女排主教练后闪电下课。  相似文献   
30.
张子渊 《新体育》2013,(4):32-37
在中国三大球的职业赛场上,外援们的表现越来越成为这个春天的睛雨表。在外援们的背后,有球迷的欢呼、俱乐部的窃喜,也有国内球员的仰视……越来越出彩的外援,带动了越来越精彩的联赛,反衬出的却是中国三大球优秀运动员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