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59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境界:自然与至善 治学、从艺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这是学者、艺术家对研究或创作的对象有了深刻的领悟和洞察,对其本质、规律、情性、演变了然于心时,达到的一种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7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关心的全球性问题,本式对中国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作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73.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怎样有效的解决当下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罗尔斯顿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内在价值"的环境伦理思想。他认为自然价值是事物某种内在属性,它的存在是客观的。道家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人与其他自然界的事物是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在道家视域下解读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对于在社会发展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古代先哲们在对生活经验和精神智慧的积累中,逐渐铸造出孕育着哲学内容和上古智慧的世界图式——《周易》古经。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重要思想,表征了以天为依据论及人事和从人事出发理解天意(象)的天人相通,天人互渗、天人合一的安身立命之"道"。《周易》的思想蕴含着古代先民们历久弥新的传统智慧,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探寻,考察"天象"背后的"人道",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上古先哲们的思维范式和思维方法,为推动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提升人类文化与道德素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素材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
论述了元极学的人天整体观是对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的发展和元极图是人天运化的全息模型。  相似文献   
76.
确实在儒家道德哲学中没有一个充分发展的环境伦理学系统,但儒家思想与当代环境伦理学争论的中心问题直接相关,而不是过去的乌托邦幻想或灵魂的残余。中国儒家传统道德在丰富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智力资源。儒家道德理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可以为我们选择一种新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7.
孙宇  王博 《大观周刊》2011,(51):238-238,178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特大海啸、核泄漏事件.再一次让人类经历了生离死别,体味到天地与人间的生死独白。如今.诸多哲人不断警示人们要“天人合一”.提出建构“天人合一”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工业社会的顽疾频频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危机的全球化蔓延。人们普遍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8.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当前提倡"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弹性设计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释,提出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合适实用"的中庸思想、空间功能的可变发展、建筑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持续循环的建筑材料等多种建筑弹性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79.
朱德福,1959年生人,祖籍山东曲阜,现居北京。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济南历下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多年来,朱德福潜心研究中国山水画,立足传统,刻意求新,力求思想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其山水画作品,笔墨淡定闲适,气韵纯美。将笔墨丹青的大美之韵细细宣泄,给人带来回味长久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80.
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57-157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聚落中的古村落,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本文从中国古村落成因、人文景观、理念基础、景观美学等角度,谈谈中国古村落空间的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以及古村落对于今人值得利用和借鉴的地方,展示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