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58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道家的哲学思想注重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讲求无为的思想,崇尚人们尊敬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无疑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92.
西方传统哲学一直走的是主客二分的道路,天人相分,而海德格尔反转了这一路径,从“此在”中引出了人与世界互含统一不可分的理论,即主张天人合一.而要天人本真的合一,又必须先人是人,即人脱离其首先的常人状态,去本真的存在,这一过程海德格尔又是通过“向死存在”最终完成的.也正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东方的哲学有了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93.
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中主要构成之一的儒家思想,不但蕴涵着质朴的生态文明理论,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重在从生态意义的角度探讨其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道德基础,也为今天我们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思想源泉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4.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性的反思(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着重对历史上中国一元化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结构及政教合一的化结构下的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和合性作一深层反思,用历史的方法、中西化比较以及传统儒家化与传统道家化比较的方法,把握传统道家化和合性的独特内涵、其内涵所具有的一脉相承性及其化的和合性的历史命脉,并从中找到传统道家化和合性的积极方面和其隐藏的消极因素,找到其对中国国民性和中国化发展的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在反思中凸现当代国民性建设的重要性。从深层次反思中国传统的道家化是构建新时代国民性及中国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天人合一,是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的现实追求和理想选择,同时,“天人关系”强调天与人相统一、和谐的一面,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6.
萧志才 《武当》2006,(11):39-40
道家养生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道家内丹术东南西北中五派祖庭均有共识。  相似文献   
97.
98.
古代都城规划和皇宫建设中对于“中正”的追求,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艺术上的表现。以天人合一精神营造“王气”,大概是古代帝王营建都城的最首要的原则。由于这种精神,才造就了历代王都辉煌壮丽的艺术形象。而考古发现的西汉长安城布局和遗存至今的明清北京旧都,则是这种大型建筑艺术的典型标本。  相似文献   
9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核心概述,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尹”远的影响。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无疑渗透着“合一”的思想,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审美特征以及训练方法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