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3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教育   13209篇
科学研究   3877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274篇
综合类   1038篇
文化理论   86篇
信息传播   172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534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428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361篇
  2009年   1331篇
  2008年   1482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924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769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据《悉尼晨报》2011年8月19日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约翰·芒罗(JohnMunro)副教授认为,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关键因素,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关注一直过低。芒罗教授认为,若要提高学生的读写和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在幼儿园时就开始识别口语表达能力和技巧较弱的学生,并给予相应的干预策略。听说能力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先行条件,但是目前政府每年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上花费巨资,却忽视  相似文献   
122.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行为问题多由情绪引起,行为和情绪关系密切。幼儿刚刚入园,很多行为问题开始慢慢显露,幼儿教师是幼儿除去父母外接触的第一任专业知识相对丰富的教师,因此,幼儿教师能最先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由于理论的不成熟和实践的匮乏,早期幼儿教育只是关注幼儿情绪,并没有采取具体措施来预防干预某些行为问题的产生。旨在分析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与情绪的关系基础上,对幼儿出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3.
概述并分析一则学生自杀意念疏导案例,提出干预方案分析其启示意义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4.
刘晓丹 《收藏》2014,(5):122-124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是指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产生的显著影响,是由第一印象引起的心理倾向。首因效应在人们的艺术接受过程中作用明显,在艺术品市场同样不容忽视,代表性艺术家的代表作之所以被买家青睐,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原因。理解首因效应,不仅有利于解读艺术品市场的高价现象,也会带给艺术品投资者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5.
凭借技术的、诊断性的、工具性的语言来对待孩子,实际上就是在精神上放弃孩子。父母或老师如何看孩子?有一种独特的、教育学的方法吗?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看孩子的方法。也许,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因为看是一种感官行为,难道我们不都是以相同的方式看孩子吗?比如说,我们看见的是同一个面貌、同一个动作、同一个孩子在跳绳或画画。  相似文献   
126.
偏科是中小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违背我国基础教育理念。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偏科的形成。Kirk认为偏科现象一般可以诊断为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27.
128.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中也存在"观众效应"。学生性格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环境变化等都是小学英语课堂中产生"观众效应"的原因。尝试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课堂中的"观众效应"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9.
竞争类电视文艺节目契合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竞争意识,在为观众提供娱乐休闲的同时,又能够体会到竞争的刺激,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类节目旨在引导社会良性的竞争意识、提供轻松的观察学习渠道、形成积极的竞争行为;此类节目今后的发展,既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也要注意内容上的丰富多元与形式上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0.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解题数学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完新的知识,必须通过解题去加深理解和检测掌握的程度.可是高中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所遇到一些困难,有些困难并非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思路难以琢磨或者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缺失,而是因为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例如:情感,解题的定势,学习动机,个性差异,数学认知结构等;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影响高中生解数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于制定有利于他们解题的积极的、稳定的、健全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不良心理的影响的干预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