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5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教育   13211篇
科学研究   3877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274篇
综合类   1038篇
文化理论   86篇
信息传播   172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534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428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361篇
  2009年   1331篇
  2008年   1482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769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41.
高中语文课堂很多学生表现得"懒政",如能在教学中巧用心理学效应,可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从营造氛围,创设灵动课堂;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以生为本,让学生亲师信道;正面评价,对学生欣赏激励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2.
焦虑情绪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所感受到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考试焦虑,它给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对此,研究如何预防和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每一位班主任无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3.
"社交礼仪"作为精品课程,团队成员对礼仪课程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提炼,并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不单修饰外表,更注重心理的调整和素质的提升。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来讲授和训练,有利于课程建设组团队协作,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把礼仪实践延伸到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中,甚至延伸到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文化礼仪活动中,让学生逐步适应社会并为学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4.
反拨效应是近二十年来语言测试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也成为评价考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反拨效应的四种理论模型,通过对各个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其对教、学以及反拨效应研究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5.
情感效应近年来成为了教育改革之后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始注重学生的情感、情绪对于教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涉及的几个情感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方法应用情感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6.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本文探讨的是音乐是否能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生活造成良性影响。根据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等音乐教育法,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深入观察以及积极运用音乐游戏的手段进行干预性研究,肯定提出的设想。音乐有作用于社会,同时音乐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音乐只有实现其社会功能,才能得到其最真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7.
毋庸置疑,教学审美的心理张力既让课堂激情飞扬、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对美充满探究的激情和欲望,实现全面发展。语文课堂中的审美的张力效应主要表现在跳出课堂看课堂,有大视角;深化课堂看  相似文献   
148.
149.
正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针对职业人由于工作引发的情感枯竭现象提出的理论。198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勒诗明确将其界定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研究明确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易发在助人群体中,而编辑职业是典型的"为人作嫁"的职业,工作任务重、社会责任大、自我期望值高,尤其是从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员工大多数是女性,执著于理想的生活方式,当现实没有给予对等的美好,自我心理又没有及时调适,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压力,从而导致女编辑的职业表现不佳,职业生涯不顺,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0.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当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年龄远小于他们的生理年龄,无法正确看待、处理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产生了心理失衡,行为失当的现象,甚至导致某些严重的后果。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往往会背负更沉重的父母期望和心理压力,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弱,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和危机,因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必须注意角色定位,掌握恰当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和策略,做好干预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