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4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比较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外优秀女选手平衡木成套A分价值动作的编排特征。结果发现:在满足规则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计入A分价值的舞蹈类动作,相对增加较多的技巧类动作,并以较少的“单动作”配合较多的“二个以上动作的连接”、或以较多的“单动作”结合较少的“二个以上动作的连接”来构成具有高连接价值的一套10个最高难度动作,分别是中、外优秀女选手平衡木成套A分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保持现有成套动作难度价值和技术风格的编排,也是中国顶尖选手近期内比赛所应采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2.
八木 《集邮博览》2008,(4):30-30
1976年奥运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科马内齐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这位年仅14岁的罗马尼亚小将在高低杠比赛中一鸣惊人,不仅获得奥运体操史上的第一个满分——10分,还包揽了高低杠、平衡木和个人全能3项比赛的金牌,以及自由体操和女子团体赛两枚银牌,成为罗马尼亚乃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43.
平衡木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的设计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平衡木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试图在平衡木上完成向前的挂串技巧动作。  相似文献   
44.
由于受平衡木器械特点和技术特点所制约,所以,在女子竞技体操比赛中,平衡木的失败率一直居其它三个项目之上。为此,笔者认为加强运动员平衡木项目的稳定性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运动员平衡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一张小卡片     
为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幼儿园添置了很多具有情景性的运动器械。如竹梯、轮胎、小木桥、拱桥、平衡木、跳箱等。这些器械体积较大,所以只能放置在户外。保育员要在幼儿运动前将这些器械按活动要求摆好,幼儿运动结束后再将器械收放到某个位置。随着运动器械的不断增加,问题也出现了:由于这些器械是公用的。  相似文献   
46.
蒙鹏君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17-19,35
通过录像观察、数据统计,以参加第29届奥运会平衡木单项决赛比赛的8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发现中国运动员在单个动作的编排选择缺乏均衡性;连接类动作难度较大,但完成质量不高;上法采用难度较低,稳定性较高的静力性单动作;下法难度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运运员以后的参赛提供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47.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及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8.
关于当前世界平衡木比赛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参加 2 0 0 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决赛的 8名运动员为主要对象 ,通过对当前平衡木比赛分上法、木中和下法三部分的动作稳定性作了研究。结果显示 :上法以木端助跑团身或屈体前空翻为主 ,木中以手翻连接向后高空翻和团身前空翻 (接各种跳步 )为潮流 ,下法多以踺子团身后空翻二周或霍尔金娜空翻下为结束。除技术因素外 ,还应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确保下法的稳定性 ,是获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对影响运动员最终成绩排名的D分与E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绩结构、难度动作选择以及编排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上法动作单一,大多采用安全系数大、符合规则要求的A组上法,趋于简单化,充分体现出运动员求稳的心态;(2)选用舞蹈动作难度较大的运动员逐渐增多,都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3)技巧动作以向前、向侧单个动作为主,向后类动作多以连接形式出现,且连接串呈现多样性的特点;(4)下法的主要特点均为后空翻一种类型,大多数运动员都采取提高后空翻类型的下法;(5)木上动作呈现出单个动作难度价值高,且动作连接以两个或三个动作连接为主;(6)合理处理难度与完成的关系、难度动作连接直接化、增加连接串、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则成为运动员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与比较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女子平衡木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外选手成套D分难度价值使用的技巧和舞蹈动作的比例及采用的完成形式相当,成套D分价值以中国最高,并对前空翻类、直体后空翻及羊跳等动作的个性化技术连接占有领先优势;而减少连接停顿、失误和强化动作连接价值质量及提高成套动作完成的熟练稳定性等,仍是中国女子平衡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