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66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顾新法 《精武》2011,(1):26-27
太极拳属于武术中的内家拳,是一门身心俱练、内外兼修的功夫。现在太极拳普及,很多人将大量时间用于动作的"划道",水平在"太极操"上徘徊;有些人追求气感,却不得要领,殊不知,气为帅,血为母,通道不畅,内气无法在体内循环,气滞血淤,久练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毫无疑问,只要运动,机体就能得到锻炼。但是,要想健康必须训练得法。要想得到太极真谛,必须练内功,太极内功是太极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武术技击术与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目前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趋于分离的结论。由此得出发展武术必须从恢复武术的技击本质出发,也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3.
霍元甲和李小龙,一位是著名武术家、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一位是一代宗师、闻名世界的电影明星,两人的武学思想和技艺都对后世武术技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在两位武术大师精神的引领下,中国现代武术技击呈现出了融会贯通、兼容并包、回归自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4.
文章采用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武术新定义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运动形式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武术新定义较之旧定义有很大的充实和改进,但定义尚不够严密,存在着不能将其与国外技击术区分开来的缺陷。武术定义,还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5.
技击概念是了解技击本身和建立技击与现代武术关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技击的构成关系,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技击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更将为明确现代技击概念奠定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阐明冷兵器时代军事需求下,技击是由技与击构成的有机体,技为击做必要的准备,击在杀敌的过程中验证技的实效性;技与击在形成于应用的过程中互相作用:形成技为击做准备,击验证技的实效性并更加完善技的循环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古代中西方武术风格各异,其技击体现形式差异显著,在格斗目的、规则、方式、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这些差异的存在主要归因于古代中西方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确切地说是由于中西方从事武术习练者阶级地位的不同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7.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先哲长期实践和不断思考中形成的精华,道家思想自出现便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管是修身养性还是治国理念无不受传统道家思想的影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生武术教学必须突出技击和哲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镇澜 《体育科学》2001,21(4):68-68
现行的大学生武术课以第 3路长拳 ,简化太极拳等为教材 ,实施多年 ,效果不甚理想 ,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突出武术的技击和哲理教学。 1.武术的本质是格斗攻防技术。表演艺术 ,健身治病等只是武术的次要特征。武 ,是人类生命的冲动力 ,是生存的竞争能力。武术 ,之所以区别其它运动项目 ,就是攻防格斗的特征。我国从 5 0年代以来 ,受左的思潮影响 ,取消武术的格斗成份 ,向类似体操舞蹈的唯美方向发展 ,使武术的形式变样。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文明 ,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 ,认为学习武术是为了锻练身体 ,格斗太野蛮。几十年过去了 ,武术在错误的认…  相似文献   
109.
肢体力是肌肉收缩拉动骨骼,骨骼以关节为转轴,带动人的肢体运动而发出的一种机械力。那么太极拳运动技击中,人体所发的肢体力干什么去了?发挥了哪些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正确认识传统劲力理论和指导练拳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肢体力在太极拳运动技击中有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论力     
王潇 《中华武术》2006,(9):50-51
何为力?在传统技击理论中,力起于足下,发于丹田,达于梢节。有心人不难发现:足属下盘,丹田属中盘,梢节一般就是手,即上盘,所以力在于三盘合一。老拳谱上说得好:“三盘合一者,可以为师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