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66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八卦掌是清末年间结合八卦学说及多种门派之优点所创编的一种步法多变身法手法合一的、具与较高锻炼的价值和技击价值的运动项目。八卦掌的练习,不但能使身体健壮,更重要的是,以技击为研究重点。技乃交战之法,击乃撞击之九武技的高低和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交战的胜败。俗话说练拳要有整力。技术动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整力是一个动作结束的最终表现,在力学中称为合力。练习套路时,精神要贯注,发力要完整。  相似文献   
32.
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从武术最终形态反向推导武术的本源,辩证地认识武术从技击到文化本源的演变过程,进而以古代武术变化之道为镜,明现代武术兴衰交替之理,并为未来武术的发展做出较为科学的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33.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4.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对抗性运动,能够防身自卫,强自健体,这是武术历经中华数千年历史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决定武术是否体育运动,关键在于是否在体育规则的限制之下,没有规则限制下的武术是一种具有武力性质的防卫技术,而非体育运动;受规则限制下的武术则是一项体育活动,这是武术是否为体育的最大分野。  相似文献   
35.
姜越  金山 《精武》2007,(3):9-11
太极梅花螳螂拳是一种技击性非常强的拳种,在实战中以招也打,不招也打,连招带打。其打中有拿,拿中有擒,擒中有摔,擒摔结合。现介绍螳螂拳擒摔十法,以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36.
刍议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技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在技击特征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比较,力求深刻地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技击简明清楚,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37.
车星辰 《中华武术》2000,(11):40-40
多年来,不少人认为武术的精华和内涵就是健身防病。我觉得,武林中人(此处仅指武术圈内之人)说出此话,未免有些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38.
高峰 《武当》2007,(1):47-48
点穴术,用于实战技击,则能令歹徒瞬间倒地抽搐,或晕迷不醒,重者即刻毙命,或阴劲伤内治不及时,造成不明原因死亡。古代谓之“最高级杀人术”。但真传点穴术,如果用以救人,  相似文献   
39.
李玉川 《精武》2007,(12):54-54
迷踪拳很重视下盘功夫,下盘功夫是指腿脚功夫,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步型,表现为定式,如一些桩式或专门练习基本功的步子以及拳术套路中的定步,主要有马  相似文献   
40.
夏风 《武当》2009,(2):1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健身和技击、磨炼意志,提高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