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66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技击是武术的内核,最能彰显技击魅力的平台是擂台。许多国人对擂台有种特殊的情怀,所以,当电影中霍元甲一招倒踢紫金冠,将俄国大力士踢下擂台时,台下掌声雷动,人们拍手称快。然而,中国武术的擂台始于何时?经历过怎样的沉浮?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82.
民国时期武术竞技述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武术技击特性和竞技价值的科学认识与弘扬使民国时期的武术出现了竞技化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趋向与当时民族观念的驱促、奥林匹克运动的冲击也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的武术竞技呈现出融武德观念、含民族情感、寓军事色彩、重实用价值的特点,其中也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83.
84.
张景岩 《精武》2003,(3):51-55
练过迷踪拳的人都知道,迷踪门练手拳共三路,但一般传人只能练到头路和二路,只有少数的掌门人才能学到三路练手拳。静海迷踪拳的传人中只有姚向海三爷的开门弟子张文廷得到了此拳。  相似文献   
85.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技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特征,重点讨论了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技击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运行路线往返交叉,变化多样,动作有高、中、低三个空间位置的变化,能体现出节奏多变的特点;很多动作有较强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术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6.
冷看武术学校体育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学校体育化后的教学,主要集中于倡导武术健身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却偏偏忽略了武术的本质--技击,这势必会导致学校内武术教学的发展轨迹越来越偏.武术只能在体现和保留其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寻求更大发展,若不对目前的武术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长此以往,恐怕武术历来所追求的主体目标和本质特点将会在学校体育中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87.
侨校是国家向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和培养华人学子的摇篮.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华文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运用资料和逻辑方法,论述中华传统武术在华侨高校华文教育中的多元功能,提倡侨校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突出和加强武术教学,兼顾武术的教育性、技击性和健身性.  相似文献   
88.
万慕通 《精武》2004,(6):18-19
我从9岁起,就生活在我国著名武术家、自然门一代宗师、叔父万籁声身边,习武学医54个春秋,因此,万籁声亦是我的老师。万籁声老师文韬武略,功力深厚。我实是谈不上学成什么,发扬继承什么,只是自1979年始,在叔父万籁声的指导下,专心研究技击,下苦功研习自然门内功。万籁声老师百年诞辰已过,最好的缅怀莫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从截拳道的技击思想、技击原则两个方面对其技击艺术进行了探讨,进而以此技击艺术来对照武术动作的练习,以期为习练武术者在练习武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0.
范勇先 《武当》2008,(5):35-35
不论是形意、八卦,还是太极,运用于实战技击,都讲究避实就虚。占“中门”与抢“外门”,是避实就虚的具体运用。它们形式上是一而二,在作用上是二而一。只有正确理解占“中门”与抢“外门”之真正涵义,才能在实战中很好的发挥避实就虚的技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