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6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照山 《精武》2009,(4):24-27
一、问题的由来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有本质的东西,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就等于抓住了关键。学拳的道理也是一样。对于大成拳而言,什么是它的核心呢?有的人总认为自己练的是真正的大成拳。他们判断拳法的依据主要是姿势的差异。如果拜了姓刘的师父。那就说姓张的师父或者姓徐的师父练法不正确。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从绝对意义上讲,只有宗师本人传授的才是真正的大成拳。俗话说:“十个徒弟十个样”,也就是说,每个弟子学成后的定拳模式都不可能一模一样,哪怕是最直系的传授,也会产生细微的形式差别。  相似文献   
92.
庐州客 《精武》2009,(6):56-56
在上海卢嵩高大师的心意六合拳传系中,白恒祥老师是其关门弟子,深得拳法技艺精髓,由于其十分珍惜得来之拳法,极少外露,传人也少,在上海心意圈里皆知其“保守”,在他的传人中有一位弟子深得其喜爱,较全面地继承了白恒祥老师的技艺,他就是安徽合肥的张宁卫先生。  相似文献   
93.
刘绥滨 《武当》2009,(1):4-5
一、传统武术的春天到来了吗?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武术活动,可谓热闹异常,自1980年代全国大规模武术挖整活动起,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全国范围内挖整出了百余个门派的武术拳法,相应汇编出了武术拳械录像和书,全国也出了《中国武术名人辞典》、《中国武术拳械录》等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94.
光侠 《武当》2009,(4):54-55
孙禄堂,名福全,晚号涵斋,绰号“赛活猴”。河北完县人(今属望都县)。生于1860年,卒于1933年,享年73岁。他精通各家拳法,尤擅轻功点穴之术,冶内家三拳于一炉,融汇贯通,创立了卓然自成一家的孙式太极拳,为我国一代武学宗师。  相似文献   
95.
武当拳功论     
王炳生 《武当》2009,(4):4-6
武当拳功在“山以道显”,“道以山名”的历史背景下酝酿成熟。在道教文化精神熏陶下,经过著名道士张三丰等名家的推创,发展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大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唯一著《武当剑谱》,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金一明著《武当拳术泌诀》,这些具有巨大科学文献价值的稀世珍品,充分证明武当拳功的存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大支柱,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去挖掘整理,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96.
《武当》2009,(8):I0004-I0004
武当山传真武术院 该院由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武当松溪派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清(道号“信玄”)创办,是武当山唯一一家当地人办的武术院校。主要传授武当太极、八卦、形意、太乙、三丰、玄武、纯阳及刀、枪、剑、棍、拂尘等武当派功夫和道教正宗内功拳法及器械,  相似文献   
97.
跆拳道运动自传入我国至今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健身运动,在跆拳道的基本技术运用中,结合了很多其他搏击项目技术中的精髓。上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跆拳道的基本腿法和拳法的动作要领,本期将对跆拳道的基本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技巧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广大青少年朋友对跆拳道的认识和理解,为大家的运动水平和提高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98.
蔡李佛拳是广东人陈享融和他的师父蔡、李、佛(陈)三家拳法之长创立的武术流派,因为博采众家之长,所以拳法中既有南派拳法的稳健刚强,也蕴含北派拳法开合舒展,具有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特点。蔡李佛拳发源于江门新会,创立百年以来,风行岭南,弟子遍及世界五大洲。  相似文献   
99.
靳爱祥 《精武》2008,(2):48-49
本文的主题,是要谈一谈拳法结构的动态问题。 哪一家的拳法动作不是动态的?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看来毫无疑问的问题,据我们几十年的活体对抗实践并伴以理论上的检验,这里面却是大有文章的。它关系到传统武术究竟有没有超越性的东西。一味地强调什么“心、意、气、内力”,是经不住科学验证的!  相似文献   
100.
拳法贵炼,炼气炼意为上,炼形炼力居其次。盖气能帅力、意能君形也。浅识拳者,得其形,不解其意,深识拳者,得其意而忘形,故欲通上乘拳法究竟,须炼有定规,至诚之道充于中;打无常法,法备则用周;变遵自然,感动兴起于不容已;庶不致走入歧途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