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78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605篇
教育   49927篇
科学研究   2844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8996篇
综合类   4087篇
文化理论   169篇
信息传播   1120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64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998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929篇
  2016年   1247篇
  2015年   2171篇
  2014年   5305篇
  2013年   4577篇
  2012年   5289篇
  2011年   6213篇
  2010年   5422篇
  2009年   5220篇
  2008年   6135篇
  2007年   4580篇
  2006年   3703篇
  2005年   3403篇
  2004年   4329篇
  2003年   3519篇
  2002年   2766篇
  2001年   2417篇
  2000年   2583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8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心率在山地自行车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训练特征和客观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详细深入探讨心率在山地自行车训练监控中的应用对于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科学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4.
2005年江苏省高考数学题后面的“大题”第1道题就是一道解析几何的轨迹问题,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笔为这样的处理方法叫好;这对纠正部分老师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片面做法,例如某些老师的“大运动量训练,让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某些老师的“猜题压宝”,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警示作用,笔一直提倡数学复习应该让学生掌握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经话所说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也一直提倡高考要考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想方设法的考学生还有哪些东西没有掌握。  相似文献   
85.
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葛伟民 《体育科学》2006,26(11):57-61
基于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中有关工作满意感的研究理论与成果,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120名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满意感现状及影响训练满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总体水平一般(M=3.086),影响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教练员因素、报酬福利待遇、组织承诺、退役保障等4个。运动员个人特征变量中,专项训练年限、运动等级、是否主力队员3个变量对运动员的训练满意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运动动觉表象训练对提高射箭比赛成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动觉表象训练是指练习者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通过表象呈现出各种动作,从而唤起各类感觉的训练方法。通过运动动觉表象训练在射箭比赛中的应用研究,我们认为可以起到调节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率,稳定情绪的作用,尤其对过度紧张、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7.
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原训练产生的生理反应及原因出发阐述高原训练中运动员对热能和营养素的特殊要求。指出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营养摄入要依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身体状况进行,均衡的营养补充是保证训练水平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掌握较熟练的计算技能和一定的应用题解题技巧,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教师只有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90.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94-1095,1101
通过对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事发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为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