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83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随威 《武当》2005,(6):31-31
推手运动在我中华武林源远流长,古代称推手为"搭手",也称"擖手",亦称"比手",19世纪20年代以后称为推手。冷兵器时代,战胜对手是习武练拳的主要目的。竞技水平的高低、社会知名度的大小,是拳师特别是职业拳师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比赛、切磋交流是拳手提高竞技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拳谚有"投师不如访友"之说,所以各拳种流派的高手云游江湖,寻找武林高手进行交流学习,以期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古时拳手之间的较技,远踢近打,贴身摔拿,各展其技,各显其  相似文献   
72.
武夫 《中华武术》2001,(7):54-55
白普山老人是个普普通通的北京人,今年67岁。退休前。他是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北京老人,一生迷恋太极拳,广拜名师,勤学苦练,终于登堂人室,成为北京武术界小有名气的太极拳师。他的老师——“中国武术十大名师”之一的孙剑云先生评价自己的弟子说:“白普山对太极拳的内涵理解深,善于推手。”  相似文献   
73.
女子跳马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动作推手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女子跳马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技术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这两类动作共同的运动学特征与不同的技术特点 ,为女子跳马推手技术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5.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柔道、太极推手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柔道与太极推手有着"同源不同流"的渊源。本文从劲力与技法、思想、"对手的文化"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76.
虎扑推手     
在中国拳术里,特别是在内家拳术中,推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练功方法。推手,显著区别于盘拳架、散手。《孙禄堂武学录》云:"以练架子,为知己功夫,以二人推手,为知人功夫。"相对于散手训练,推手训练概为基础。通常说的推手,指太极推手。它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的综合运用,具有修身性、健身性、技击性。推手的形式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笔者根据练拳实践,介绍一种两人对练方法,姑且以"虎扑推手"为称呼。  相似文献   
77.
<正>分腿腾越是五年级支撑跳跃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其动作包括了跑、跳、推(撑)、落等动作环节,对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有积极的作用。但腾越动作对身体素质和动作技巧要求较高,练习时学生易产生恐惧和厌倦心理,对此,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山羊分腿腾越动作的层次性,通过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巧妙设计,有效予以解决。一、背景分析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分析能力,竞争意识强;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跳上成蹲撑、跪撑的动作,已经初步掌握了助跑踏跳、支撑提臀的方法。同时,结合分腿腾越  相似文献   
78.
北京市太极竞技推手至今已有十二年的历史,文章以近几年北京太极推手比赛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参赛人数、参赛单位、使用技术动作和裁判的执法水平等情况,以期发现北京竞技推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北京竞技推手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79.
文章阐述了太极推手过程中劲力的作用,并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和应用的角度探究太极拳推手过程的原理,剖析"开合劲"",螺旋劲"",串劲","抖劲"4种劲力在推手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80.
经中国武术协会、亚洲武术联合会审定推出的太极推手对练套路,具有丰富的推手技术、独特的运动特点以及深邃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国内外太极拳习练者所喜爱。因是两人对练且技术复杂,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推手技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普及太极推手运动,采用文献资料、实践总结等方法对太极推手对练套路教学教法进行总结,旨在加强交流,完善推手教学理论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