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926篇
科学研究   130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129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2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连红 《兰台世界》2004,(12):11-12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档案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储存载体和“历史文明之母”.无论在编史修志还是资政育人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而高校档案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学科研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档案馆作为“文化之母”的圣洁领地,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是档案管理学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此,笔者拟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创造高校档案馆的环境美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2.
王春华 《贵图学刊》2004,(4):6-7,16
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社会教育不仅解决知识和才能的问题,而且解决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就具有这一功能。要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面打破图书馆服务中的壁垒现象,树立起用户平等的观念,只有享有平等的权利,才有素质提高的机会。笔者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树立用户平等的必要性及要实现国民素质提高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从图书馆要树立“公共”理念,增强其社会影响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自身要树立良好的信用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3.
鲁凤  张鹏 《历史档案》2018,(3):127-130
孔子世家明代文书档案,简称“明代孔府档案”,是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馆藏孔府档案中的一部分。档案记录了自明嘉靖十三年(154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衍圣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族等社会层面上的活动,是孔氏家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4.
为保障公众文化教育的基本权利,打破我国公众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和企业要携手合作,以包容性发展理念指导公众文化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少年儿童的多样化教育、对青年人的精细化教育、对中老年人的常态化教育,创新公众文化服务方式,引领公众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5.
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解决族群冲突问题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及法规制定的相关因素、历史发展及实施状况,综述了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的制度化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已经具备了制度化发展的特征,然而由于美国目前新保守主义带来的挑战、多元文化教育实施主体的局限以及美国社会的价值困境与认同冲突使得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陷入了困境。作者认为深入分析此现状的原因,可以引发人们对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反思性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6.
《云南教育》2014,(10):23-28
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知(教社科[2014]3号),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7.
分析文化教育在小语种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小语种教学中强化文化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异域优秀文化的兴趣和宽容的态度;对异域文化要秉承去其糟粕,吸其精华的教学理念;注重文化教育导入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8.
文化是包含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历史传承等在内的文学艺术,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不仅要学习该国家语言的基本交流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地去了解蕴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在日常的生活及跨国交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语言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跨文化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更重要的是蕴藏在不同文化背后的价值取向的交流和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文化融合的趋势引起了高校对语言教育的改革,对于我国而言,英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9.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依据。通过指向文化身份认同、关涉文化符号认同以及承载文化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三条路径。然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成民族歧异和造就内部分裂的温床。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需要坚定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立场,秉承文化公民身份的教育理念,确立"大一统"认同的教育目的,构造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30.
杨雪飞 《辅导员》2014,(15):42-43
在"孔子教室"里,没有紧张焦虑的考试压力,学习更看重孩子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自主性;在"孔子教室"里,孩子们没有"等级分明"的个体优劣,做事靠的是"独学而无友,则固陋而寡文"的合作精神:在"孔子教室"里,没有喧嚣浮躁和激烈争斗,崇尚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