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24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回顾我国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或以农村为整体对象,或以小城镇、乡镇为研究对象,而很少以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村落(行政村)为单位研究农村体育,在研究方法体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以村落社区为研究单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以实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探索农村体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
某一天,你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于是,族长让你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犯错的你团团围住。围上来的人们自动从最年长的人开始,依次告诉犯错的你,你  相似文献   
23.
大量搜集整理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记和买地券材料,综合所载乡里、村落等居民聚居形式的信息,得出这两种石刻记载乡、里、村等信息时不均衡的结论。买地券以乡、里为主,造像记以村落为主,究其原因在于已有环境或观念在人们的思想形态中的潜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石刻记载倾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24.
宏村古村落的空间景观价值在于它深刻的美学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同时作为精神产品复写着人们特定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情感,无不渗透着传统的民族特色和东方特有的审美意识.通过对宏村历史背景、风水理论与村落选址、传统文化对村落布局的影响的分析,对宏村的空间环境、景现价值提出一些拙见,给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
亮晶晶     
(二亘{。。};4,}二。}旦纷}丝业)} 66 }二3清清旦」3天上星,天上星,数不数不迅二}业旦}丝3 33 }迎述{乡情,说不尽;楼美,道不尽;邀星星,邀亲朋,邀月亮,邀伙伴,碉楼村落碉楼村落侨碉20 /、_}_}鱼旦}1一}1。}些旦}鱼鱼异春添换百国风情千楼万物景景美美赏赏舒丁几。}。二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滇池地区“萨咪”彝族为研究对象,叙述其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  相似文献   
27.
观察河南行政区划地图,可以发现许多村落的名称中含有“[门外]”字,如“李家[门外]”、“杨家[门外]”等。作为一个生僻字,“[门外]”为何会被用于地名,它有什么样的含义,它在地名中的使用反映了当地村落怎么样的习俗与生存状态,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落是我国现实农村的主体,是农村体育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文章论述了村落体育的基本涵义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意义;剖析了我国农村村落体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村落体育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9.
为保护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进一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村落文化繁荣与发展。采用访谈、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酉阳后溪镇摆手舞与村寨文化互动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传统体育与村寨文化发展的协同关系和价值诉求,提出摆手舞与村寨文化互动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0.
人类文明最早的聚集地即是村落,村落遗产是村落典型的物质遗存,结合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项目评语和Google Earth的判读,确定了18项世界村落遗产。分析表明世界村落遗产在登录标准、时空分布、功能和现状、微观地理特征等均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但世界村落遗产形成和发展的区域独立性,使其遗产话语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部分契合了"全球战略"的均衡性、可信性、代表性的世界遗产理念。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应加强村落遗产区域研究,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可以构架本国的遗产话语,更重要的是平衡世界遗产的欧洲话语权,进一步实现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