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以湖北省毽球运动开展较好的4所高校(武汉体育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高水平毽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普通高校的高水平毽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湖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毽球运动队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以及若干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毽球课教学从课程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多提供教师培训机会,提高学生选课保障,通过加强课外毽球活动的方法在学生中推广毽球运动等方法,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198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提出的,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毽球选项课中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在分析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和毽球运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毽球选项课中的应用。从而构造出一种多元智能化的毽球选项课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毽球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在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抗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对辽宁省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旨在把毽球这项优秀民族运动引进到辽宁省普通高校里来。  相似文献   
15.
毽球是国家体委确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运动。在我院开展毽球运动的研究与教学,是率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项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毽球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至今,已有超过2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小学体育逐渐开设毽球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毽球教学传承和弘扬毽球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毽球健身等功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接下来,笔者围绕毽球教学展开分析,从毽球教学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切入,结合自身毽球教学经验,立足于提高毽球教学水平,提出几点拙见,供内外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毽球运动特点、准备活动的概念、做准备活动的效果、忽视准备活动的害处和如何控制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及准备活动的设计内容项目安排进行探讨,提出毽球运动中做好准备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6届世界毽球锦标赛在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举行,我国男子毽球队在第6届世界毽球锦标赛上终于取得了冠军,实现了中国毽球的第1个世界冠军。通过对中国和越南决赛的有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研究中国队能够取胜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世界毽球运动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徐梅 《体育科技》2012,33(2):137-139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在广西普通高校推广毽球运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毽球运动符合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受到广西大部分大学生的欢迎;广西高校开展毽球运动有较好条件;在广西普通高校推广毽球运动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把毽球这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高校的可行性因素进行了深度的分析,研究结果指出,在高校推广的途径如下:开选设修课程,在全校体育课中推广;加强师资培养,为毽球教学提供保证;加大力度宣传,为体育课程注入活力;努力搭建平台,实现与社区体育搭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