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毽球运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颇多益处,既可健体强身、愉悦心情,也可防治疾病,还具有趣味性强、运动量适度、易于掌握、经济实用及受条件限制小等特点。各中小学应大力推广与开展毽球运动;各类学校也应当重视毽球运动的价值,对其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锡林郭勒盟中小学开展毽球运动的现状,场地设施等多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毽球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运动的普及不仅有助于推行全民健身运动、而且有利于拓展现行体育课程的内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文章对晋中市初中毽球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更好地开展毽球运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3.
苏芸 《体育世界》2010,(5):91-92
毽球运动是一项对性别、场地、年龄、器材条件都要求较低,技术难度较小,运动强度不大集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和对抗性为一体的大众健身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0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北省毽球运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深入剖析河北省毽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场地设施不完备,项目发展不均衡,开展范围狭隘,毽球运动普及度不高,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高等,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5.
黄永天 《当代体育科技》2020,(7):213-213,215
通过对宜春市袁州区健身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袁州区毽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对该地区毽球事业进行基础性研究,根据研究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袁州区各公共运动场所毽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健身环境建设,为毽球的发展与推广起到推动作用,让更多体育健者参加到毽球运动中。  相似文献   
106.
运用现场观察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三人板鞋竞速、投绣球、毽球、抢花炮等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处,提出修改建议,目的是使竞赛规则不断完善,以便运动员能够在更加合理、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创造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7.
《体育师友》2019,(4):63-6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国家级以上毽球裁判队伍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我国国际级毽球裁判员数量较多,男性裁判员占据主体地位,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工作单位以学校为主,所在区域集中在高水平赛事承办地区。(2)裁判员级别结构不匹配、年龄跨度巨大、工作单位集中、区域结构失衡等问题出现。(3)我国国家级以上毽球裁判员队伍结构相对稳定,但发展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08.
李潮 《体育师友》2013,(4):13-15
标枪作为一项传统的投掷运动项目,广为全国各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采纳。但在当前校园责任安全事故纠纷不休的社会环境下,而且鉴于向学生传授投掷标枪技术会给体育教师带来"高风险",想方设法既能提高投掷技术又能减少风险是智者唯一出路。研究认为,如果初中体育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利用毽球来代替标枪进行技术教学,既能提高安全系数和学习的兴趣,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运用《运动员意志品质测试问卷》对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参加毽球比赛的运动员进行测试,以意志品质作为因变量,运动员的性别和训练年限作为自变量,从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主动性等五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男运动员坚韧性和果断性强于女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间运动员的果断性和自制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0.
文章总结了晋中学院毽球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教训,探讨了高校毽球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提出了毽球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以期为民族民间体育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