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通过对番禺区各学校毽球运动开展的情况展开调查,对学校毽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为更好地推动毽球运动在番禺区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2.
毽球运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毽球运动包括了花毽运动和网毽运动,花毽运动蕴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网毽运动则蕴含西方现代竞技运动文化;毽球运动具有教育、健身、心理健康、城市文化、经济等价值;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级毽球运动社会团体和广大毽民是毽球运动传承的主体;毽球运动主要通过公园社区、学校、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传播;毽球运动的大发展大繁荣要以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和国际化为方向。  相似文献   
33.
依据毽球倒勾球动作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运用运动心理学有关球感的理论,在分析与探讨球感练习对毽球倒勾球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毽球倒勾球动作技术教学中球感练习选择的依据、练习顺序、练习手段及基本要求、运用球感练习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4.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使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教学的功能更复合多样化。让更多的人喜爱并热衷于传统体育运动,并通过它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5.
毽球是一项传统的民族运动项目。毽球也是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但对于目前的现状来说,并不乐观。就我们学校的现状来看,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致使上课练习都是为了应付参加比赛,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强身健体的目的。据新课改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从培养兴趣到创...  相似文献   
36.
毽球运动在高等学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毽球功能和高校开设毽球课可行性以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开设毽球选项课及课外毽球活动的必要性以及开展毽球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毽球竞赛规则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我国毽球竞赛规则演变历程可分为产生、发展、国际化和改进四个阶段.重点对各版规则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竞赛规则通过场地器材、击球次数、分制改革及竞赛组织的变化,引导毽球运动从民族民间走向世界.促进攻守平衡、提高观赏性、保持裁判公平公正执裁、尝试商业化、促进技战术发展是其始终贯彻的原则.在新的时期,毽球竞赛规则须紧跟项目发展实践,更好促进运动发展.  相似文献   
38.
毽球运动是我国新兴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它以运动简易性和灵活性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本文对洛阳市群众毽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洛阳市群众毽球运动开展的局限性,并对此提出建议,以促进洛阳市群众体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足球控球技术与毽球运动的技术特点,阐述了毽球训练方法对足球控球技术的影响,以期为足球多样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毽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和打法、足球的脚法技术于一体。自从1984年国家体委牵头举行全国毽球锦标赛以来,此运动很快就在全国普及开来。国内也设立了各种不同级别和层次的毽球比赛,目前在一些地区已形成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发展体系,比如在毽球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广东省的一些地区每年都要举行中小学生毽球比赛,同时也成为中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纵观现在的毽球比赛,水平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新,许多新的脚上进攻技术不断涌现。如倒勾、踏球、拦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