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52.
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在俄语教学中注重渗透俄罗斯的交际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加强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3.
中国礼节     
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礼节有时是很令人费解的。让我们来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礼节:Chinese courtesies have always been formal to follow strict rules,although sometimes Chinese people seem to be impolite according to Western norms in public places.To well understand Chinese,some concepts should not be ignored:尽管在西式标准的公共场合下,中国人有时似乎显得不够礼貌。但中国式的礼貌,却有它自己的严格规则。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下面的这些概念你就不该忽视:面子/Mianzi(Face)The idea of shame,usually expressed …  相似文献   
54.
藏族礼仪有多种多样,但最为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是众所周知的“哈达”礼节。对哈达礼节来说,了解它的人比较多,但其文化内涵和表现的手法知道的人甚少,特别是不懂藏文和藏族历史的可想而知。本文从历史的眼光和实际的表现手法就具有普遍代表性的藏族礼节———哈达的文化内涵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5.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作为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确实有许多精彩之处值得广大读者咀嚼赏鉴。文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温柔、勤劳、懂礼仪、有教养,一直为众人所津津乐道。但就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光彩照人的,却遭遣了。说到原因,文中只是借焦仲卿之母告诉了大家一个很难令人信服的理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至于怎样的“无礼节”,怎样的“自专由”,却没有具体交代。况且依据刘兰芝在焦家“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的表现以及在离开焦家时“上堂拜阿母”、“念母劳家里”且告诫小姑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言谈举止,真的是无任何“无礼节”和“自专由”之嫌。于是刘兰芝被遣的具体原因也就成了众人推测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多次与各位同事和广大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认为刘兰芝遭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56.
韩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在教育方面与中国有不少共通之处,以幼儿教育为例,韩国的幼教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重视品德教育 韩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都设有德育课,这其中的礼节教育最令人印象深刻。韩围学校中的礼节教育内容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讧、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对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相似文献   
57.
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要在提高内在素质和进行内在形象塑造的同时,提高外在素质和进行外在形象的塑造。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就是理性的感  相似文献   
58.
送行     
"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  相似文献   
59.
李跃方 《教学随笔》2008,(Z2):129-129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吟诗答对,平常又不重礼节,喜欢嬉戏。一天,大雨过后,两人到野外游玩,说笑间到了一河岸边,东坡看了看河里的水对佛印道:"我有一上联就在这河水之上。"佛印向河中望去,只有两块儿木头在河上漂摇着,别无他物;又向苏东坡看去,见他有满脸嬉笑之色,一下子明白了。  相似文献   
60.
《现代语文》2007,(9):13-13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