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190篇
科学研究   13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7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赵红 《今日教育》2006,(8):38-38,40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儿童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具体表现为平等、合作、分享、轮流、谦让等。但长期以来,由于家长过分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健康投资而忽视了对其个性成长的关注、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形成了不良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倾向,与当今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平等合作”原则形成了冲突,会使他们在交往中受到挫折。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与人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82.
幼儿社会性教育是指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社会性教育,应使幼儿形成健康人格,成为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为幼儿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打基础,做准备。  相似文献   
83.
人们常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早在1976年,斯奈德等是学家就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成功解释为自由身内在的一些因素所造成;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人们的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的影响。本研究是通过问卷 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归因,以期了解社会性发民菜并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是否也存在此种现象,并最终证明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已产生了萌芽,其产生早晚与表现强弱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一、持续的教养性的人际关系(Ongoing Nurturing Relationships) 每个婴幼儿需要在连续几年时间内与一个主要抚育者建立热情、亲切的关系。这对他们情感和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远远超过认知训练或教育性游戏。若是这种人际关系缺乏或受到干扰,孩子就会形成推理、动力、依恋等方面的缺陷。婴儿、学步儿、学前儿童在他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需要这些有教养意义的人际互动。 研究婴幼儿发展的著名专家们都提出,有教养意义的育儿方式对婴  相似文献   
85.
《纲要》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期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这是幼儿社会化的起步。特别是角色游戏,归根到底要从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  相似文献   
86.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儿童成长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王欣 《早期教育》2001,(11):6-7
游戏群体,是指儿童由于游戏关系而结成的群体。自然游戏群体,则是指非成人组织或参加的,由在同一游戏空间范围内活动的数个孩子,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出发,自发聚集起来形成的游戏群体。居民住宅区空地上成群游戏的孩子就属于这样的群体。年龄的差异性,往往是这种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即这种群体中通常会有年龄大小不同的孩子。埃利斯等人(Ellis et al,1981)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且儿童与年龄有差异的同伴交往比与同龄人交往更频繁。因此,自然游戏群体的形成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88.
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新要求,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也有关于学生个体成长的要求,还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要求。德育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89.
从校园文化的社会性、校园文化在培养建设人才中的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对开发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讨论,旨在进一步阐明开发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共性的东西以外,更应该强调开发区高校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0.
从康德对天才的有关论述出发,指出其天才观中有社会性内涵,通过三对二律背反的分析,进一步指出天才的自然性内涵中也包含着社会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天才的社会性内涵置入康德的批判体系中加以考察,认为康德注重自然向人的生成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问题。最后,将康德的天才观放入历史的坐标中,以使这一问题得到更为圆满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