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教育   596篇
科学研究   60篇
体育   1225篇
综合类   18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健康体魄是大学生成为具有全面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前提。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宜春学院近几年新生五项素质(50M跑、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M/800M跑)测试数据表明: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较差,呈逐年下降趋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3.
浅谈挺身式跳远教学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教材,它集速度、力量和较复杂的技术于一体,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但由于教学时数少,不少教师都觉得中学生较好地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难度较大,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抓住技术教法的重点,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4.
陈必江 《考试周刊》2007,(46):130-131
本文根据力学原理和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规律,说明速度因素在跳远各技术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采用快速、积极的起跳,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起跳中强调摆动腿及两臂的快速摆动,做到以摆带蹬,以摆促蹬;并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指向的建立。  相似文献   
55.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力台实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对象在1°、2°、3°、4°坡的短程下坡跑起跳和全程平跑起跳的实验指标(最大冲击力值、起跳时间、蹬伸指数、波谷力值)进行分析比较,得出:4个坡度的短程下坡助跑起跳在针对跳远起跳腿支撑能力的练习中,2°、3°、4°坡的短程下坡助跑起跳训练手段均能达到和全程平跑助跑起跳相当档次的负荷强度,其变化形式是以3°坡为拐点,在3°坡之前逐步加大,在3°坡之后逐步减小;3°坡的实效性相对于其它坡度最为适合,其与全程平跑助跑起跳的素质要求和负荷强度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6.
梁玉军 《成才之路》2011,(31):72-72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是初中升学体育加试项目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本人积极向前辈老师请教、查阅相关资料,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潘红军 《成才之路》2011,(24):87-87
立定跳远的教学中,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发现按照以下两个环节进行教学,能快速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立定三级跳远是高中体育生高考必考项目,通过多年的训练工作我深深地认识到它是集力量、爆发力、速度、协调性、灵敏、柔韧性和节奏于一身的高度综合性项目。在高中训练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它是学生最不容易接受和掌握的,是教师训练教学实施中最难的一项。本人通过多年的训练总结,有儿点成功的认识,下面作一简要介绍,以求和同仁共同探讨、进步。  相似文献   
59.
为了说明助跑和起跳技术对跳远动作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的力学分析,对跳远技术结构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的改进,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有助于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化,对提高运动员助跑的稳定性和节奏感,准确、快速有力的起跳,以及加速能力和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提高跳远成绩,均有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60.
摘要:是基于跳远项目的运动技术专项理论,对制约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以帮助李金哲提高个人的运动技术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跳远项目的专项运动理论发展和完善。是主要采用二维录像解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2009年-2015年参加的国内和国际跳远比赛中,成绩优异跳次和犯规跳次的助跑最后2步的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当前国内外优秀选手的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李金哲助跑最后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1)李金哲倒数第2步和倒数第1步步长分别为2.35-2.40m和2.34-2.36m,步长差值在0.02-0.05m之间,步长趋于接近;不符合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由大到小”的节奏;2)助跑速度平均为10.65-10.79m/s之间;3)最后2步质心高度下降率在4.48%-5.19%之间,质心高度下降率与倒数第1步步长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648,p<0.01);4)最后1步腾空时间均值为0.10s,高于国内外其他选手0.01-0.03s(p<0.05),腾空时间与该步步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791,p<0.01);5)倒数第1步离地角和离地小腿倾角与最后1步步长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69,p<0.05和r=0.586,p<0.01);6)最后1步离地时摆动腿膝角与水平速度损失呈正相关关系(r=0.404,p<0.05),与最后1步步长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750,p<0.01);7)在踏板瞬间膝、踝关节速度分别为7.18m/s-7.46m/s和4.09m/s-5.83m/s,均高于国内外其他选手,其值与水平速度损失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573,p<0.01和r=-0.469,p<0.05),同时还发现踏板瞬间膝关节速度与最后1步步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50,p<0.01)。研究结论为1)李金哲的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差异不大,制约了其个人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完善。需要改进为符合跳远专项科学理论的由“大到小”的助跑节奏。2)李金哲助跑速度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水平,但最后一步步长较大,导致腾空时间较长,不能进行积极快速踏板技术动作,降低了跑跳结合的有效性。3)其助跑的最后一步步长和腾空时间、膝关节离地和着地角度为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质心水平速度、膝关节和踝关节速度损失等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4)制约李金哲运动技术的关键问题是最后一步的积极踏板动作。必须减小最后一步步长并积极踏板,是李金哲提高个人运动成绩的关节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