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3篇
教育   597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钱谦益82岁能吃上28岁的嫩草,是大有理由的。故国消亡,他找不到活的理论,却信手拈来活的理由。其如夫人柳如是,原先是失足女性,但她老公可有N个,  相似文献   
5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本文将从结构主义、语料库和连通主义等理论入手,探讨计算机如何辅助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53.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其语言学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在该书中提出的语言的符号观、系统观以及他对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等二元对立关系的区分,对随后的语言学、符号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潮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叙事言情类文学作品中,同一类属的故事都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语法”),每一种结构之下,都蕴含着相似的故事叙述。中国的民间爱情故事即是如此。虽然是不同叙述人物的不同“讲法”,但其内在的基本的对立性结构“语法”却是不变的,并由此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5.
索绪尔的语言思想博大精深,它与结构主义文论关系密切:通过类比的方式运用于文学研究,从而积极地影响结构主义理论的构建。相应地,索氏学说的局限亦对文学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为结构主义文论为何存在缺陷和面临质疑提供了语言学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56.
福柯在反思前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立足知识考古学、思想史、话语规律,利用语言分析法和后结构主义对人类文化史、知识史、科学史,及有关社会结构、话语背景、概念形成和权力性质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从各个方面对长期统治人类历史的理性、主体性和现代性进行了激烈否定;将以理性和科学为根基的结构主义推到一个历史学和解释学层面,形成一种独到的批判理性主义、逻辑主义和当代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后结构主义;确立了一种具有颠覆性认识价值和多元论特质的知识考古学及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7.
李惜丽 《海外英语》2014,(6):188-189
该文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田纳西.威廉姆斯的著作《欲望号街车》,通过分析文本中重要的几组二元对立项不难发现威廉姆斯笔下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女主角布兰奇的悲剧,亦是美国工业浪潮中南方的悲剧,父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58.
《木兰辞》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从结构主义叙事学来分析《木兰辞》中的女性形象,木兰不仅是被父权制社会所建构的理想形象,由于作品的"民间"性质,木兰更闪烁着女性意识的光彩。  相似文献   
59.
从符号矩阵看《寒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文本批评,以A.J.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sem iotic retangle)为语言学模型,分析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探求“符号矩阵”在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0.
社会结构是众多社会学家们研究关注的中心,但结构的概念仍只是被含糊地理论化,结构分析也百家争鸣。早期社会学家们在社会结构层面上对社会关系的解析,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行动与结构等二元关系始终成为他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论战的焦点。在“后帕森斯”时代,社会学家们希望社会结构的概念能够脱离二元对立的困境和尴尬,最终走向综合。进入后结构主义时代后,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二元对立已经消失,社会结构应走向彻底的“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