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556篇
科学研究   557篇
各国文化   497篇
体育   1971篇
综合类   205篇
文化理论   123篇
信息传播   9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022篇
  2012年   1162篇
  2011年   1338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和平:生于1964年。职业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199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油画研修班; 1994年,应邀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风情油画展",其作品《草原》之一、之二被马来西亚美术馆收藏; 1995年,应邀参加新加坡画廊举办的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42.
43.
44.
先秦两汉绘、刻艺术孕育着的自然山水因子,从以人物为主的背景和陪衬中剥离出来,进而形成为独立的山水画,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山水题材与其它绘画题材的分离,分离老祖宗后的初他是以及初创后的独立发展等程序,而顾恺之则是这一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45.
《收藏界》2009,(3)
2009年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征集伯乐造像,留存民间文化记忆"新闻发布会专家评委:特邀文化艺术界著名专家、学者担纲创作要求:题材为国画、油画、工笔画、版画、粉彩画、丝绵画、雕塑、浮雕像等写实手法,人物形象端庄和善,透出聪慧和洞悉人生沧桑的睿智,富有神韵,气质非凡。作品尺幅、规格不限。  相似文献   
46.
20世纪90年代的中外化交流史上,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1995年8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坐满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研究中国传统化的专家学,这里正在举行儒家思想与市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中国传统化、  相似文献   
47.
牧青 《教育艺术》2002,(12):37-37
李景革先生出生于1967年 ,黑龙江省伊春市人。他继承家学 ,5岁随父习画 ,经20多年的艰苦磨练 ,绘画成绩突飞猛进 ,受到世人的好评 ,作品流传于世界各地。李景革先生虚心好学 ,严谨的学风使他具备了扎实的绘画功底 ,集古今各家之长 ,另辟蹊径 ,在绘画艺术的领域里已形成了独特风格。他擅长人物、走兽 ,作品以古代人物题材为多。线条笔法不受自然物象形体的拘泥 ,而是对客观物象的强烈感受 ,是意象的抒发。他特别注意笔法的变化和统一 ,一气呵成 ,达到了艺术美的境界。每一幅画的线描笔法均不相同 ,以千变万化的笔法刻画出不同人物的神…  相似文献   
48.
美呈现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中。但脱离开社会、历史背景,而单纯在物体形状上寻找美,那是很片面的。美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表达现象。抛开内容而孤立地在形式上寻找抽象美,只会给艺术创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速写是美术专业教学最为基础的训练,是联系创作与生活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生活速写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于涛 《世界文化》2008,(5):F0002-F0002
经典的人体躯干画像,在那些于石膏模型中学习绘画的年轻艺术家笔下已变得毫无创意。而马格里特从一全新视角展开创作,但却无意展现自己对画作主题的情感诠释。他采用了一种有些偏离当时处于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画作传递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而这种美感通过画中蓝色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