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701篇
科学研究   9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作家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郑振铎的散文,清新、委婉、细腻、翔实,切近生活,题材广泛。身边琐事,平时见闻,都是他创作的源头活水,这些信手拈来的素材,在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情趣和智慧理念后,便成为一篇篇鲜活的华章。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并自觉融入其中。在他的笔下,总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心情的律动和鲜活的新意,且历久不衰。读郑振铎的散文,就像面对面聆听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的娓娓叙述,让人备感亲切,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22.
课堂教学中的“美感”,从本质上讲,是教师依靠教学艺术手段促进学生情感、认识、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变化,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心理感受。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在美的气氛里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3.
看一看现在的一些传播:负面因素被过度解读,被夸大为我们国家的本质;一些知识精英放弃文化上的自我,否定掉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积淀的最起码的美感,自认污  相似文献   
24.
现实生活中,难免有人用急功近利的观点看待数学.其实,数学本身有着无穷的美妙,人们能从中发现许多有趣味的东西."自然数奇迹"就彰显出了和谐的数字美感.它那神奇的数字串体现了古天竺国的"大圆镜智",具有一种循环往复的永恒之美;并与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特色的回文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呈现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天地之大美.  相似文献   
25.
王艳  毕涛 《学语文》2013,(1):72-73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是带着社会赋予教师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将课堂的一切权利收归,用自己的思想左右学生。长此以往,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却沉闷无味,更无"美"可言。笔者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即是如此,需要通过构建多重美感,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6.
尊重     
早晨。迎着朝阳,带领孩子们到操场做早操。早操音乐铿锵有力,操后游戏音乐动感活泼。可是离着喇叭近的孩子都在皱眉,甚至不自觉地捂上了耳朵。音乐声太响了,对耳膜形成了强烈刺激。不经意间,美好的音乐变成了噪音。上课。优美的钢琴声响起,小朋友们唱起歌。为了增强表现力,老师鼓励小朋友要大声唱。受到鼓舞的孩子们使劲扯着嗓子大声唱,不知不觉唱歌变成了喊歌。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饱受折磨,老师精疲力竭,音乐的美感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27.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其画理的运用所透现出来的美感,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巧妙地组合特色画面,显示整体美;敏锐地捕声捉音,反衬静态美:娴熟地调粉舞墨,渲染色彩美;"多情"地引人入画,表抒志趣美。  相似文献   
28.
29.
美学的文学观认为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是艺术的创造者。现代散文的阅读与鉴赏展开的过程中,审美的思维和情感应有一个张扬的空间,应该重构参与者“自我”的新文本体系。初中生掌握和运用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方法有其必要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30.
论述了张船山诗歌在继承和发扬诗言志传统美学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抒自我真情性灵的特有的美学特色。张诗所表现的健康向上之真情性灵与优美生动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充分肯定了张船山在诗歌创作中主张写真情性灵、以空灵而生动的形象抒写沉郁深广的情思的美学思想,对文艺美学和文艺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