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701篇
科学研究   9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书法艺术使人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使人在化素质,思想品德,语言思维,身心健康等诸方面的锻炼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要获得好的声音,必须有正确的判断。歌唱的内感,是在长期训练、反复揣摩下获得的感知。没有正确的判断,将会影响歌唱的发展。要给予他人美感,就要培养好歌自身的听觉和正确的声音概念、声音的形象,并把握正确的声音,深刻体会歌唱的内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3.
胡琳 《培训与研究》2006,23(5):12-13,16
晚唐温庭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描写女性的词人,其凭着以艳为美、以富为美、以柔为美和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趣,精心选用“形语”、“物语”、“景语”和“情语”,多元化、多角度地表现女性娇艳形貌和哀怨情绪的主体美感,开启了绮丽香艳、含蓄委婉的词风,由此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艺术是至关重要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堂教学应注重课堂语言表达的“美感”色彩,在语速、音调、“精”字上下功夫,使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同时注重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的“情感”色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学生的学习举和热情“煽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5.
王丙臣 《中学文科》2005,(10):20-20
美感教育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教手段的发展及其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为政治课教学实现美感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6.
靳琳  王祺 《华章》2011,(17)
山水画是中国画发展史上最为突出的绘画题材,其艺术形式美感卓越.本文根据山水画发展时代为线索,分析南宋、元代、明代三个时期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47.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审美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数学知识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美的因素,无论在公式、定理还是结论中,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内容是广泛的。在中学数学中加强数学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美感,使这形成对数学爱好,启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8.
敦煌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是舞蹈艺术的载体,肢体动作则是舞蹈艺术的“语言”,如何使舞者的肢体语言营造出美妙的意境,并能尽情地融人舞蹈,表现出舞蹈之美,把这种美传递给观众,感染观众,就需要在舞蹈教学中加强美感训练,达到“内”“外”兼备,“神”“形”统一。  相似文献   
49.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聆听是学生体验音乐的重要途径,要提升学生的音乐关感,首先要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聆听环境。  相似文献   
50.
吴志勇 《语文天地》2011,(24):31-33
从中学生的议论文看,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命题,即使是学生采用了比较接近的观点和类似的论证结构,他们的文章也还会有高下之分。有的读来让人兴味盎然,有的则索然寡味。究其原因,文章语言是否有美感起到了重要作用。苏轼在《与侄书》中说:"凡文字,少时需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中学生社会阅历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