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葛旭干 《中华武术》2007,(12):50-50
正确的过杆技术是要把起跳的初速度充分转化为跳跃高度。过杆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而杆上背弓动作则是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重点。笔者根据教材,并结合实践经验,采用了下列一些练习法,仅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22.
1 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物体的运动类型是由初速度和受力分析决定的,因此在审题时还是要抓住两大基础工程,即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这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
1.如图1所示,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有一竖直方向的矩形区域,该区域是由三个边长均为l的正方形区域ABFE、BCGF和CDHG首尾相接组成的,且矩形的下边EH与桌面相接。三个正方形区域中分别存在方向为竖直向下、竖直向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之比为1:1:2。现有一带正电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E点射入场区,初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滑块最终恰从D点射出场区。已知滑块在ABFE区域中所受静电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桌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25,重  相似文献   
24.
王贺文 《中华武术》2007,(12):24-24
我们知道在跳远技术中,运动员离开起跳板的一瞬间,他的腾起初速度和起跳角度就决定了他的跳跃距离。因此运动员的起跳技术和踏跳能力是决定他跳远成绩的关键,是完成跳远技术教学中应该首先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跳远正确的起跳技术应该是:运动员在完成高速助跑后,应充分利用助跑所获得的速度,用起跳脚前脚掌轻而快地着板,在身体重心保持较高的状况下,起跳脚完成快速而充分的蹬伸,摆动腿同时高抬大腿、两臂从后下方向前上方快速摆起、挺胸拔腰,以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角度完成起跳。由于学校里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一般正处于身体素质发育较佳的时期,有着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如何才能将他们应有的能力发挥出来,是跳远技术教学中掌握起跳技术和发展踏跳能力的保证。由于学生受体育课教学时间限制,在完成跳远教学任务中,应充分考虑到教学时数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安排跳远的起跳技术学习和适度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现从以下三点未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5.
中外男子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玲  魏家骏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2):18-20,30
通过对中外男子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较慢,起跳能力较差,腾起角相对较小,是造成我国男子跳远成绩偏低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应在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的基础上,合理增大腾起角,提高平跑速度,完善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26.
李玲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李玲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李玲在起滑时蹬地角偏大,左腿摆动垂直分速过大,水平分速相对较小,重心腾起角增大;过渡步阶段单支撑时间过长,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最后用力阶段主要加速点(用力点)较为突出,加速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27.
高三物理复习训练很容易陷入题海战,学生做的题多,老师讲的题也多,但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看似很小的题,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能深入思考,多角度发散,充分挖掘题目的价值,实现题目的"小题大做",一定能提高解题的质量和效率。下面就以两道选择题为例,谈谈如何"小题大做"。例: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其中A固定在水平面上,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分别射入两木  相似文献   
28.
<正>提到田径比赛,多数人会想到百米跑、撑杆跳,较少有人会想到投掷项目。投掷项目包括铅球、标枪、铁饼、链球,其中链球在大众中的知悉度较低,许多人对它不甚了解,也缺乏兴趣。其实,链球也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蕴含其中的投掷科学十分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链球的起源与发展欧洲中世纪时,苏格兰的铁匠和矿工,在业余时间里经常用他们的生产工具——带有木柄的铁锤进行掷远比赛,链球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1900年在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相似文献   
29.
优秀铅球运动员推球出手角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数学计算、专家访谈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八名世界级铅球运动员的推球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从理论的层面上,如果出手初速度和出手高度固定不变,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出手角度41°~42°最为理想.而实践中,优秀运动员推球,由于专项技术和人体解剖结构特点,大多采用35°~39°,低于理论上的推球角度.这有利于将全身肌肉力量作用于铅球上,有利于提高出手初速度.而初速度的提高对推球成绩的提高,远远超过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出手角度带来的微小损失.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