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王毅 《中学理科》2005,(2):34-34
当带电微粒的初速度v0方向与磁场B的方向平行时,则洛仑兹力f洛为0.当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时,即F合=0,因此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初速度方向不与磁场平行时,则微粒受洛仑兹力作用,只要mg、F电、f洛三力平衡即可.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对应的情况较多.  相似文献   
72.
完整法在推铅球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铅球项目中运用完整法教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学生对整体技术动作的衔接问题,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3.
根据实际测定的煤层最大瓦斯压力P、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P和煤的坚固性系数f等指标,对国投新集二矿9煤、11-2煤突出危险性鉴定。  相似文献   
74.
以2008年奥运会三级跳远集训选手李延熙和朱书靖为研究对象,将运动员三跳节奏和三跳中与最后成绩密切相关的一些动作技术指标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二人的比赛录像解析后所得到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并与世界优秀选手相对照,寻找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因素,研究各技术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借以找出改进方法,实施最优化训练.  相似文献   
75.
现代跳远发展趋势、或者说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因素是: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踏跳,努力获取最佳的腾起垂直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踏跳技术、特别是踏跳力量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完成踏跳动作过程中,运动员从高速度助跑转换成快速攻板起跳,下肢承受地面给予人体巨大的支撑反作用力,需要相关肌肉群发挥其最大绝对力量,为转入快速蹬伸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6.
原地推铅球是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体育高考的必考项目。众所周知,推铅球是一个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投掷原理表明,铅球出手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是决定推铅球成绩的三个基本因素。但在日常训练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出手速度不够、铅球出手角度偏低、最后用力过程“掉肘”等较多的错误动作,而且纠正起来比较困难,影响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77.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0+v1/2=v中。在解匀变速直线题目时,如果巧用这一结论能使运算简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1.速度选择器例1如图1所示的虚线区域内,充满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a(不计重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由左边界的()点射入磁场、电场区域,恰好沿直线由区域右边界的O’点(图中未标出)穿出.若撤去该区域内的磁场而保留电场不变,另一个同样的粒子b(不计重力)仍以相同初速度由O点射入,从区域右边界穿出,则粒子b()  相似文献   
79.
励箭生 《物理教师》2010,31(6):53-53,55
(2009年海南高考第16题)如图1所示,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大小为。。的初速度沿纸面垂直于BC边射入正方形区域.在正方形内适当区域中有匀强磁场,电子从BC边上的任意点射入,都只能从A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求:  相似文献   
80.
陈坤 《物理教师》2009,30(1):12-12
1 问题提出 问题:如图1,在光滑水平面上两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以初速度口1、口2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正碰后速度分别为v1'、v2’,试证明:上述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损失动能ΔEk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