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7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现行初语第六册(人教社中语室编著)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一文,在认可“记叙”“说明”“议论”“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之后写道:“此外,有一种意见认为表达方式中还应当包括描写,我们没有采纳,因为描写总是附丽于记叙、说明和抒情,只不过写得细致生动些罢了,算不得独立的表达方式。”究竟“描写”算不算“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否应当包括“描写”)呢?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好办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妨先考察一下学术公论和写作实际。  相似文献   
102.
教师,干杯     
集体饮水时,斌斌端着水杯走到我面前问:“老师,你怎么不喝水?”我指指放在架子上的杯子院:“一会儿再喝。”“能给我看看你的杯子吗?”我端给他。他又说:“能把你的水倒给我一点儿吗?”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们大人的水好喝。”马上,一些孩子围了过来开始议论:“对,我奶奶爷爷都喝茶水,特香!”  相似文献   
103.
妈妈是把伞     
10月26日 晴 老师满面春风地抱着新书走进教室,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手上的新书,“要发新书了!”同学们欢呼起来。老师一本一本地发,前排已经拿到新书的同学有的在欣赏美丽的封面;有的在翻看彩色插图;还有的小声议论着;没发到书的同学探身张望,等啊等,书终于到我的手里啦,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翻看时还能闻到油墨的香味呢!  相似文献   
104.
在初任期校长中往往存在以下三种不良心理: 一、过度自省心理 自省是一种律己行为,对于初任期的校长来说,自省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把握不住度,过于自谦,就容易丧失自信心,妨碍创造力的发挥,在工作上处于被动。对于来自各方面的议论,初任期校长往往比较敏感,惟恐别人不满意自己,从而产生自责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显得底气不足。  相似文献   
105.
江帆 《同学少年》2008,(2):11-11
抒情,就是作者借助文字抒发感情或表达爱憎。抒情具有点明题旨、升华中心的作用,各类文章都离不开它,记叙文也不例外。同学们在写记叙文时,抒情的文字最好安排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样可以起到确立文章感情基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即使想在文章的中间进行抒情,也尽量安排在一个部分的开头或结尾,以领起或总结这一部分。那么,怎样在记叙文中进行抒情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6.
叶立杰 《初中生》2008,(3):22-25
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种。它和小说、诗歌、戏剧同属于文学作品范畴。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07.
善之危害     
本文所以获高分,值得借鉴处有二: 一、巧于拟题,善于开局。文章不论正题,还是小标题都拟得凝炼概括、简洁醒目。正题新奇大胆,观点鲜明,吸人眼球,使人欲一读而探其究竞;小标题简明形象,内容具体,既显行文脉络,又示思想精髓,恰到好处。开局说自己出人意表,重在引起读者注意,并通过简要议论,自然引出下文。  相似文献   
108.
三十六体骈文汲取六朝骈文的精粹,同时又融合了唐骈的特点,既保存了骈文的艺术特征,同时也汲取了散文叙事说理的优点,实用性增强,实现了审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在典丽精工中展现叙事议论之美。  相似文献   
109.
绝大多数课堂所追求的生机都趋于一个平面:一发问,就都把小手举起来。异口同声“对”或“不对”地回答着;一讨论,大家就争先恐后地议论开来,但往往总是一种腔调、一种声音;一开讲,便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但往往只动耳朵、不动脑筋。这种情景是生机盎然且令人欣喜的,但再转个弯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人们在追求这种生机的同时.恰恰掩盖了另一种生机。本文试图将这些被忽视被掩盖的生机揭示出来,期盼老师们动用春风去唤回生机。  相似文献   
110.
闫华 《辽宁教育》2005,(10):33-33
又是一节语文课.我刚在黑板上写了“火烧云”三个字,学生们就在下面小声地议论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