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7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关耳 《职业技术》2006,(22):1-1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与会者热烈议论的三个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当好职业院校的老师。结论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83.
张文浩 《寻根》2006,(4):30-33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里批评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并直指这一弊病在宋诗里的普遍性反映,从而提出“别材”、“别趣”、“兴趣”的文学观点。此为陈年旧货、稍涉中国文学者均耳熟能详。严氏固然针砭到位,然而他大概忽视了宋诗好议论求理趣乃时代风气使然,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这些好发议论的作诗者全都不懂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84.
傣家是个审美能力强、审美趣味高的民族。许多学者、专家,都曾对傣家繁富的审美表现、艺术形式作过多方探幽。但对傣家若干部叙事长诗的总体审美风格作一番论析,还不多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析了傣家叙事诗溶明媚、飘逸、转灵、精巧及婉丽、畸丽、俏丽、瑰丽于一体的婉约美。  相似文献   
85.
熊银华 《高中生》2010,(5):38-39
一、认真审题,弄清“叙什么”“议什么” 与写中文作文一样,无论写什么样的英语文章,在动笔之前必须审好题。英语作文的审题一般包括文体、人称、基本时态和内容要点的确定。其中文体的确定摆在首位,它影响着人称和时态的确定。  相似文献   
86.
吴培光 《高中生》2010,(4):16-17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枪打出头鸟。”也有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还有人说:“敢为天下先。” 请以“出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编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悟和议论,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等,但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87.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一上课,我这样导入:“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颤巍巍地走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洗脚。”这时有学生小声议论:“对,我也看过这则广告。”我没有制止他们,继续往下说:“我不止一次被这则广告感动,为这个小男孩的孝心,  相似文献   
88.
高中的作文,需要引导和呈示一种思辨的思维。议论的核心便是思维,议论的深刻和深入最需要的便是思辨。于是,给学生一些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和指导就显得尤为紧要。笔者搜罗和阅读了许多关于议论文写作的资料后,发现我们对议论技术操作层面的关注多了些,而对议论思维本身的关注少了点,而思维恰恰才是议论文训练的根本。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比谁都清楚一个事实: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不是我们教了他多少花样百出的技术技巧,而是最普通最简单且恰又是最核心的思维。  相似文献   
89.
刘月荣 《现代语文》2013,(8):135-136
南京阅卷专家沈中尧这样评价2012年江苏高考中的记叙文:学生的记叙文不会具体地叙述和描写,而更多的是以解说或罗列的方式把人、事、物做一番寡淡的介绍,有对象而无形象,有事情而无情景。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以上弊端,使学生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呢?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方法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90.
这件事情让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姜老师有点变了,没有以前那么凶了。但我想,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变呢?我们长大了,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做错了事,知道要主动承认错误。这样,老师也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对我们发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