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席慕蓉的诗歌作品以感悟见长,新颖的情感表达技巧与强烈的自我认知使她的诗歌透露出早熟于他人的情感意识。席慕蓉的诗歌通常呈现出细腻温婉的情感基调,善于在诗中以乐写哀,用悲与喜的二元对立统一来诠释自身对生活“非完美”的追求。再者,在禅理结合的渗透下,诗歌道出人世的瞬间与永恒、前世与今生,呈现一种具有宿命论抒情色彩的情感表达。同时,在坚持自我本真的诗歌创作中,席慕蓉突破了社会语境的禁锢,用自给自足的诗情表明写诗的原由、目的及价值,从女性的独特视角来窥探人事百态,解读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62.
张超天 《快乐阅读》2011,(9):122-123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跳跃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古典诗歌都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意境,我们在品读时,都能体会到一种从诗歌语音排列中所无法看得到的审美情感。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  相似文献   
63.
刘文豪 《快乐阅读》2011,(5):122-123
熟悉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这样应对高考的诗歌鉴赏试题就非常容易了。中学生应该掌握以下赏析方法:(1)知人论世。明了诗人所处时代、主要经历、语言风格、美学追求以及创作某一首诗的心境等因素,有助于理解诗意、把握诗情。古语说"人同  相似文献   
64.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坛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细读哈代的诗歌,不难发现其大量诗作中表达出超前、深刻的自然意识和生态思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和对人类摧残自然的谴责;对社会生态的忧患与对人类社会异化的叹息。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哈代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5.
郭万芹 《教师》2011,(36):85-85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指导,既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能将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小学生学习少儿诗歌创作,要做好三件事——培养兴趣、引导仿写、指导创作。  相似文献   
66.
例说卷Ⅱ一、典型题例分析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II考点与难度趋于稳定,但对广大考生来说,每年的古诗文鉴赏题依旧难度大、得分低,是一道重要关卡。为了能在备考的有限时间内高效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考生首先要明确《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考查的能力要求:语文学科高考《考试大纲》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定位为"鉴赏",规定了考试的两个目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者从"怎么写"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手段;后者从"写什么"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目的。能力要求等级为D级。  相似文献   
67.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正是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他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对统治阶级有过幻想,希望通过出仕的途径,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理想破灭后,他转而抱持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后来又深受道家安贫乐道、逃避现实思想的影响。在道家思想浸润下,陶渊明创作出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儒、道两家思想贯穿于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始终,但陶渊明既没有儒家鄙视劳动的偏见,又不取道家放纵的行为,他的诗歌具有独创风格。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清代至今有关李鼎元研究的论文及著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明其源流,辨其正误,勾勒出其演变发展之轨迹。以备有关清诗及李鼎元研究者参阅。  相似文献   
69.
四川籍诗人周建军诗集《穿越隧道的歌吟》在个人化写作和新历史主义书写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从个人人生经验的丰富性和西南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出发,构建诗歌创作的基调,大气、质朴,有所担当。  相似文献   
70.
管灏是玉溪康熙年间进士,为滇中玉溪名人文士之一。其一生为官正直廉洁,一心为国为民。其诗意境空灵,多宁静之美,清新淡雅,纯朴恬淡,或抒写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赞美之情;或表明个人心志,报国为民,不与世俗合污,气质高雅;或描绘隐逸生活的惬意安然,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向往。清代诗歌创作继承发扬了古诗缘事而发的特点,既不乏传统精神,也不缺现世美感,管灏诗极为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特点,无论模山范水或吊古抒情,反映社会矛盾的精神趋于淡漠,但善于融情入景,神韵悠然,更传神体写滇中情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