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07篇
科学研究   118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1 毫秒
991.
992.
安庆 《青海师专学报》2002,22(6):125-126
新闻摄影应选择最佳形象组合,深刻表现所要报道的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对比、象征、衬托等表现手法来启迪、激发人们的联想,以提高新闻照片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白鹿原>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描绘了白鹿原两个家族半个世纪里挣扎、奋斗的心理历程.作者创造出一个复调的世界,把生活的原生态呈现给我们,而作者的声音和审美理想就蕴涵在"白鹿"的象征意蕴中对自由、健全的人性的期待和渴求.  相似文献   
994.
通识教育在国家精英大学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符号象征意义。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小型精英文理学院和作为一流研究型大学核心的文理学院是美国精英大学的象征性符号,是典型案例;法国高等专科学校建构国家精英大学身份的过程看上去最不需要通识教育的象征性资源,但实际上却存在明显的对后者的接纳与汲取,是最小可能的关键案例。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是深受欧陆影响的以专业教育和专业院系为主导制度逻辑的精英大学体系,但改革者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认知与共同想象却是由美国通识教育与文理学院模式所塑造的,这一符号植入与专业逻辑之间的不断冲突与反复调试,成为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独特面相。  相似文献   
995.
柏格森、厨川白村与胡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的文艺理论较多地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厨川白村的文艺心理学的影响.柏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直觉”概念及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的文艺现,影响了有“主观战斗精神”的胡风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996.
中英诗歌是两国文化中的瑰宝,诗歌象征的背后隐含着深邃的文化语境.中英诗歌象征的文化语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文学传统、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通过对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优美,从而提高我们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997.
游戏是幼儿经常从事的一种相似性活动,是幼儿在使用符号中逐渐增长能力、提供给幼儿语言和思维活动的一扇窗户,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假装游戏的主客体、内容都具有“符号”性,所以它是一种“符号现象”;“符号象征”使幼儿在“义之所指”与“义之所借”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假装”;它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使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得到了发展,从而也训练了幼儿的象征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了语言和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是一种迷惘至绝的精神,意志与理性的死亡,他通过“硬汉子”形象的独特视角逆向强化了此意识,并通过象征手法加以含蓄、深沉的表现,此意识成为影响和贯穿20世纪学大潮的一种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99.
《苦闷的象征》以其丰厚的理论内涵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该著所倡导的文艺观的浸润和启发,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以《苦闷的象征》为标志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文学作家主要从“苦闷”主题的书写、现代意识的吸纳、象征主义的运用三个方面吸纳了该书的核心观点并把它内化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000.
红叶     
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一枚红叶托来的.那叶子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翠绿和鲜活,但千丝万缕如云如织的红晕,仍然显示着生命饱经沧桑而不衰竭的光泽.仔细阅读,总能品出满心满目的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