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教育   5121篇
科学研究   2099篇
体育   633篇
综合类   541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儿童的侵扰行为(障碍)是儿童中常见的、严重的但可转变的行为,包括对立违抗行为和品行障碍,其主要特征是频繁的抗拒、敌对和攻击行为等。儿童持续出现的侵扰行为能显著预测青少年时期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会对其后续成长产生消极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儿童侵扰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父母管教不当、儿童认知接受偏差和不良同伴等。其针对性的社会心理循证干预方案主要包括:(1)以社会交互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父母管理训练系列方案,主要关注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和不良的家庭关系;(2)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儿童干预方案,主要关注儿童认知和行为发展(如情绪控制、压力管理、同伴交往、问题解决等);(3)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多系统治疗,倾向于多重干预方法的综合作用。其中,父母管理训练系列方案获得的循证支持较多,应用范围较广。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将其纳入针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中。这些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积极开展循证干预,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侵扰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健康教育对隐形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三年级女生中,采用自愿、知情的原则征集180名志愿者,利用In Body-520人体成分仪筛选出40名隐形肥胖者,进行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在第6、12、18周利用BIA法进行体成分测量,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在180名大学女生中,隐形肥胖者40名,占总人数的22.22%,占体脂率(BF%)≥30%人数的78.43%;中心性肥胖者(WHR>0.8)48名,占总人数的26.67%。经过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后,完成实验的40名女大学生BF%和WHR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体重指数(BMI)和肥胖度虽有降低但不明显。结论对于肥胖的判断,BF%较BMI更具科学性,隐形肥胖对女性健康更具危害性;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可减少大学女生的BF%和腰臀比,改善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相比中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与体脂率的干预是否更具优势.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搜集HIIT与MICT干预超重/肥胖成人体重与体脂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风险偏倚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STATA 13.1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其中低、中度与高风险文献分别为4篇、4篇与2篇.纳入文献中HIIT与MICT组总样本量分别为119个与114个.Meta分析结果发现,与MICT相比,HIIT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WMD=-0.18,95%CI:-1.03~0.66,P=0.67)与体脂率(WMD=-0.38,95%CI:-1.02~0.27,P=0.25)的影响均不显著.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指标中多训练次数的"≥48次"亚组(WMD=-1.51,95%CI:-2.73~-0.29,P=0.016)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脂率指标中长周期的"12周"亚组(WMD=-0.73,95%CI:-1.49~0.03,P=0.061)与多训练次数的"≥48次"亚组(WMD=-1.14,95%CI:-2.43~0.15,P=0.084)均出现边界显著效应.结论:HIIT与MICT相比在降低超重/肥胖成人的体重与体脂率方面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尾部悬吊的方法制造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从破骨细胞分化及其JNK/AP-1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跑台运动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康复作用,以期从细胞及分子层面揭示其内在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废用模型组、正常恢复组和运动恢复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经过不同的干预方案后处死,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安静饲养4周后处死;废用模型组尾部悬吊4周后处死;正常恢复组尾部悬吊4周后,安静饲养4周处死;运动恢复组尾部悬吊4周后,跑台训练4周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后立即进行骨密度测试,同时对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其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对破骨细胞特异性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的染色以检测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JNK/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废用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显著下降,破骨细胞生成显著增加,破骨细胞分化JNK/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恢复组相比,运动恢复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破骨细胞生成显著降低,破骨细胞分化JNK/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4周的尾部悬吊可显著增加大鼠破骨细胞的分化、降低大鼠的骨密度,跑台运动可以有效抑制尾部悬吊大鼠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密度的下降;尾部悬吊及跑台运动对大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与JNK/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父亲的爱     
赵晨阳 《少年月刊》2011,(24):26-27
我认为爸爸一点也不爱我。他每天不是去应酬(chou)就是去给朋友帮忙,很少回家,也很少管我。偶尔管我的时候,不是训斥(chi)我这做得不对,就是嫌(xian)我那做得不好,就好像我只是妈妈的孩子,不是他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76.
采用文献过滤方式(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筛查,共选取20篇有效文献中的20组前后对照实验,并对其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SBP、DBP)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频域指标LF/HF也具有显著作用(P<0.05),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宜的有氧运动来调控血压及HRV水平.  相似文献   
77.
直齿圆柱齿轮在PRO/E环境下造型方法复杂、工作量大。齿轮有多个参数,其中任何一个参数改变都需要对齿轮进行重新设计,耗时、费力。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从渐开线的形成原理、决定齿轮大小、轮齿大小及形状的齿轮参数:齿数z、模数m、压力角α和齿宽B出发,在对齿轮造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渐开线产生的方程、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基圆与齿数z、模数m、压力角α的关系,最后,只需在交互界面中输入齿轮参数即可获得需要的直齿圆柱齿轮。  相似文献   
78.
美国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过早给用奶粉喂养的婴儿添加辅食,将显著增加他们日后肥胖的风险,但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添加辅食的时间早晚却与其日后肥胖的风险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79.
对肥胖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有氧运动干预,观察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血脂的影响,探究运动减肥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选取38名BMI≥28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20周岁。开课前、结课后进行身高、体重、胸围、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空腹血糖、空腹血脂等各项指标检查。减脂课程持续6周,每周一、三、五进行11.5小时有氧运动,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比较各项指标。6周有氧运动加合理饮食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0.
炎热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血糖、血压、血脂都会比冬春季节情况理想或更趋于正常。这种现象常常会对三高患者带来迷惑或误导,认为病情恢复较好而放松用药甚至轻易停止用药。有关专家建议,在夏季,三高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绝不能掉以轻心。除此以外,还要在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