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不同项目、不同动作的保护与帮助运用时的站位特点:(1)单杠、吊环、高低杠3个项目,均以摆动动作为主。摆动动作在垂直部位时速度最快,是初学者最容易脱手的地方,也是需要保护帮助者给予练习者助力和阻力的位置。因此,在做向后摆动时,保护帮助者应站在器械的后侧方;在  相似文献   
52.
当今规则下女子高低杠的潮流动作与编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体操联联合会2005年颁布的新规则中的变化,本文以国际著名女子高低杠选手及国内2007年全国锦标赛上高低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前世界高低杠的潮流动作、连接、成套编排、加分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也对我国女子高低杠选手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3.
体操     
奥运词汇大盘点(六) 2008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啦,这是全世界体育的盛事,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从现在起我们也得好好学英语啦,争取为奥运会做贡献哦。那么你想知道,奥运会要使用哪些词汇吗?让老T给你来个大盘点吧!  相似文献   
54.
本文根据我省女子体操运动员林莉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前8名决赛时的动作,用录像分析法,从运动学和运动技术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她完成的创新动作—向前大回环单臂支撑转体360°成扭臂倒立,其目的是使学习该动作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深入了解该动作的运动学特点和技术特点,有利于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该技术。  相似文献   
55.
高低杠前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类动作是我国运动员首创.第一次较完整地提供了该类动作各技术阶段的运动学参数和分析.研究显示:该类动作技术具有"晚顶伸"、"晚鞭打"、"早撒手"等特点,同时指出,跟肩翻转的速度不够快,导致再握杠时肩角、髋角过小,身体重心离杠轴太近,是影响该类动作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6.
以第42和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决赛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结构和质量等的对比分析,探索伦敦奥运会高低杠比赛前景:成套动作的D分将接近7分,中、外运动员基本持平,继续提升的空间较小。成套动作的结构以难度动作及其连接为特征,可分为:以我国擅长的连续大回环单臂转体与飞行动作的连接,以英国为代表的连续飞行动作的连接和以俄罗斯为主的两两混合连接等三种类型,其中动感十足的欧洲运动员的编排成为被推崇的方向。面对国际裁判的审美变化,中国运动员必须在大回环单臂转体和从低杠换握高杠的飞行动作两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规格标准,才能在伦敦奥运会上继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单项半决赛前16名及第九届全运会体操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优秀选手的优势和差距.我国高低杠在编排、创新、专项能力方面与世界强国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58.
本文指出:少年运动员在选择和设计成套动作时,一定要用超前的思想为指导,并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才有发展前途,才能获得好的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2000年山东省“升华杯”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指出基层少儿高低杠训练在基本技术、基本姿态及落地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奥运瞬间     
《知识窗》2008,(4):F0003-F0003
俄罗斯选手霍尔金娜,在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高低杠,女子自由体操冠军。在2000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上,她再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