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92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6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和增龄对小雌二醇和骨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ICR小随机分为2月龄对照组(C_0)、10月龄基础对照组(C_1)、10月龄安静对照组(C_2)、10月龄每日运动组(S_1)和10月龄隔日运动组(S_2)。12周后对小血清雌二醇和骨组织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进行测试。结果:1)随龄增加血清雌二醇E_2浓度出现上升,其中C_1和C_2组显著高于C_0组(P<0.05,P<0.01)。运动对血清E_2浓度的影响表现为S_1和S_2组均显著高于C_0、C_1和C_2组(均为P<0.01),同时S_1组略高于S_2组。2)随龄增加ER阳性细胞数的表达显著下降,其中C_1和C_2组显著低于C_0组(均为P<0.01)。运动使S_1和S_2组ER阳性表达数增加,但仍低于C_0组(P>0.05,P<0.01),显著高于C_2组(P<0.01,P<0.01)和C_1组。S_1与S_2组相比,S_1组表达较高。结论:随龄增加小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骨组织ER表达下降,运动能改善内分泌功能,促使雌激素含量和ER表达增加,提示对延缓骨丢失有益。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机械拉伸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Flexercell细胞拉伸力学装置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5%、15%和25%拉伸应变加载实验,用CCK-8法检测细胞受机械刺激后的增殖变化,采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骨骼肌卫星细胞受机械张力刺激后,发现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蛋白含量增加,其中,15%拉伸应变率的促增殖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械刺激可以促进体外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所受刺激的负荷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3.
壳寡糖稳定耐力训练大鼠红细胞膜的效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壳寡糖对耐力训练大红细胞渗透脆性、畸变率、氧化和抗氧化平衡、膜骨架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稳定红细胞膜的效应.方法:用健康3月龄SPF级SD雄性大48只,按体重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人参+运动组(阳性对照组)、运动组、甲壳寡糖+运动组(壳寡糖组).阳性对照组、运动组和壳寡糖组进行为期6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耐力训练.训练结束24h后处死大,采血,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渗透脆性、RBC-SOD活性和RBC-MDA含量;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并计算红细胞畸变率;SDS-PAGE分离红细胞膜蛋白,测定band-3和actin的相对含量.结果:运动组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脆性、红细胞畸变率、RBC-MDA含量增加,膜骨架蛋白band-3和actin相对含量和RBC-SOD活性降低,与壳寡糖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壳寡糖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壳寡糖能有效地稳定耐力训练大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运动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4.
12只8周龄雌性SD大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和运动组(6只),运动组负重游泳299±29 min后立即处理,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RCR,随后测定心肌总NOS、mtNOS活性,心肌三型NOSmRNA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和线粒体中NO的含量,线粒体抑制活性氧的能力以及[Ca2 ]i.结果发现,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后,尽管大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但线粒体呼吸功能完好,线粒体游离钙离子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这可能和心肌及心肌线粒体NO含量、NOS活性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不同频率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机械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指标的影响,为寻找适宜的机械刺激负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大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15%张应变,频率分别为0 Hz、0.5 Hz、1 Hz和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6 h,连续4 d;以静置培养的卫星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卫星细胞周期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频率张应变下骨骼肌卫星细胞M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张应变刺激后的细胞形态为典型长梭形,且排列呈方向性和规律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0.5 Hz和1Hz组的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0 Hz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MGF mRNA的表达量均增加,但仅有1 Hz组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机械张应变刺激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和MGFmRNA表达,且与张应变刺激的频率有关,其中1Hz的刺激频率最适宜.  相似文献   
26.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RBC、Hb及HC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RBC、Hb及HCT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随机分成两大组对照组(Ⅰ)和运动组(Ⅱ)。其中,Ⅰ分为常氧组(A)、高住8h组(B)和高住12h组(C);Ⅱ分为常氧运动组(D)、高住8h运动组(E)和高住12h运动组(F)。D、E、F组大每天在坡度为0的动物跑台上以25m/min的速度训练1h。训练完后,将B、E组和C、F组放入氧浓度为12.5%(相当于海拔4000m)的低氧舱内8h和12h。实验期为4w,5d/w。实验后取血进行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结果B组和C组RBC、Hb、HCT值显著上升(P<0.001);D组和E组RBC、Hb、HCT值显著下降(P<0.001);B组与E组比较,3项指标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模拟高原环境能够使SD大RBC、Hb及HCT值显著增加,实验采用的模拟高住低练训练模式使SD大RBC、Hb及HCT值降低,且高住8h组和高住12h组、高住8h运动组和高住12h运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7.
生活常常让人们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是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做一头快乐的猪。人们都想变得聪明一些,可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聪明是天生的,是没办法改变的。但今天人们却可以通过寻找聪明基因使人变得聪明起来。2002年,美国普  相似文献   
28.
大蒜素对大鼠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一次性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64只大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每日腹腔注射大蒜素注射液20mg/kg;2周后各组完成一次跑台离心运动,在运动后即刻、24h和48h取比目鱼肌及股动脉血检测;结果电镜观察大蒜素组运动后各时相比目鱼肌损伤较对照组为轻。大蒜素组运动后24h血清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h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即刻,大蒜素组和对照组血清MDA都升高(P<0.01,P<0.05),且大蒜素组血清MDA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素可显著提高离心运动大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9.
跑台运动和营养补充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造成大运动性贫血状态,并对其骨骼肌内某些能量代谢酶进行观察。雄性Wistar大30只,随机、筛选分为3组:对照组(10只)、递增负荷跑台运动组(简称运动组,10只)、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营养补充组(简称运动+营养组,10只)。运动组和运动+营养组的跑台训练安排按照运动性贫血模型建立方法实施。研究表明,运动性贫血条件下,大腓肠肌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指标结果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LDH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低于运动+营养组,SDH的活力则没有表现出组间差异性。运动性贫血条件下,大腓肠肌内ATP酶多数会发生显著性降低、LDH表现出显著性升高,表明运动性贫血发生时伴随着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活性下降和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升高,说明此种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相对提高了机体利用无氧代谢的比例,而此营养补充对此种变化影响作用不明显,此变化的内部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0.
不同磷脂补充对运动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源性磷脂补充与大豆磷脂补充对小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为磷脂补充应用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肝源性磷脂与大豆磷脂,并制备其灌胃悬浊液,对50只昆明种小进行两周的灌胃实验,一次性力竭游泳后提取其股四头肌细胞膜,测定其MDA、SOD、Na+-K+-ATP 酶活性及荧光偏振度P、微粘度η、膜脂流动性LFU等指标,并设限食组.结果:力竭运动显著增加了细胞膜MDA的表达,降低了SOD和Na和Na+-K+-ATP酶表达,磷脂补充减少了运动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细胞膜流动性指标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在运动后增加,LFU在运动后降低,磷脂补充降低了这些变化的幅度,且上述指标均表现为肝磷脂效果显著.结论:相同浓度不同类型磷脂补充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骨骼肌细胞膜损伤有较强的修复作用,肝源性磷脂效果优于大豆磷脂,且不会对小体重及饮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