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36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教育   39922篇
科学研究   2877篇
各国文化   159篇
体育   4150篇
综合类   3748篇
文化理论   59篇
信息传播   24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756篇
  2020年   959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1271篇
  2014年   3842篇
  2013年   3308篇
  2012年   4660篇
  2011年   4773篇
  2010年   3537篇
  2009年   3224篇
  2008年   3940篇
  2007年   4267篇
  2006年   3853篇
  2005年   3321篇
  2004年   2726篇
  2003年   2344篇
  2002年   1853篇
  2001年   1411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武术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其技法的原则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武术内家拳,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992.
学生作文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素材匮乏,而从生活中撷取直接与间接的素材成为必要与可能。语文教师作为导引者要注重培植学生语文素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直面生活实践,内化身边的生活素材,获取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还要重视有系统的作文训练以及恰当的作文评价。  相似文献   
993.
民族文化交融,是历史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由来已久,当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文化交融亦在同步进行。而最广泛的交融体现在广大人民的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及巫术、宗教和民俗活动诸方面。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面对会计国际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国家利益的矛盾,我们究竟应如何抉择?本文从会计系统必须与其运行的环境相适应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结合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加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95.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比较文学离不开比较文化。随着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比较文学学科独特的跨文化研究性质也促使其向比较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文章通过中外喜剧理论对比,探讨了喜剧、喜剧意识及狂欢化,指出在当今多元的文化语境下,喜剧的核心是喜剧意识,喜剧意识的集中反映是狂欢化,狂欢要做到自由与约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97.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国学指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但是近代以来,国学在内部挫折和外来文化的侵蚀之下,一蹶不振,所以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势在必行。中小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基础教育时期是其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其实施国学教育。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政策措施,教学参与者应当行动起来,使国学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98.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总趋势,是追求人文精神的渐趋复归,素质教育重在培养“人“而不仅仅是“人才“.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冲破科学主义的樊篱,强化和贯注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充分挖掘大学语文的人文、人性因素,以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这既是大学语文自身学科特点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9.
从客观上看,汉字修辞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且具有重要的作用:汉字修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她是汉语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为修辞运用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并且体现了汉字对汉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语文美育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审美情操的培养,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