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246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130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已经继承和创造性地运用了言教、身教、自教、境教与不教等教学手段,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日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22.
依据《左传》、《史记》、《尸子》、《汉书》等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子路问津"的时间应是"荷蓧丈人"之前、"楚狂接舆"之后,"津"地点应在潕水东流处,即今河南省南阳方城县境内独树镇与杨楼乡交界处的杨武岗、上曹屯、赵庄自然村一带砚水东流处。  相似文献   
23.
教育学院地理专业遥感课程教学及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遥感是教育学院地理专业本科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新旧教材的调整与组合 ,选用启发式、并列比较式、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教学方法 ,以及学生动手测试、测算、观测和实地参观等方式进行改革 ,目的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既学到扎实的遥感基础知识 ,又了解到遥感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4.
孔子德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单纯的刑治,对为政者提出了“以德修身”、“以德化民”、“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要求。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基点,分析了“士”这个特殊社会角色的发展。孔子的“士”重立身,尚“内圣”;孟子的“士”重“舍生取义”;荀子的“士”重务实、尚“外王”。  相似文献   
26.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是现代终身学习理论的历史滥觞。它包括"修己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教无类",提倡全员的学习;"不知老之将至",提倡全程的学习;"学无常师",提倡全方位的学习;"为仁由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孔子的学习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试析孔子道德人格学说的主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主要范畴是指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的主要内容.孔子道德人格主要范畴可概括为知、信、忠、孝与弟(悌).  相似文献   
28.
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推动下,加拿大华文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体现在公共教育体系、华文学校、孔子学院等各种教育形式中。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费、教师、教材、教学等方面方面的问题。但在国内国际两种有利环境的推动下,加拿大华文教育必将克服阻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以总论、分类论、重章叠论的形式,显现着孔子的诗学理论。其论在儒家大文化背景下,注重诗的内在涵义,注重诗篇的整体建构。汉代诗学虽日传其衣钵,却背离孔子诗论之旨,以经学家法来训诂释义,将诗变成穿凿附会的道德说教。朱子诗学虽有依其旧说之嫌,但辨识否定,与孔子论诗不期而合。遇合之中,在文本体味、创作群体、天性人欲、赋比义释说、意象审美上变动增益,多所创见,凸现朱子诗学改造儒家思想并将其推向高峰——理学体系渐趋形成的文化传承的深厚张力。  相似文献   
30.
孔子人学总结了殷商、西周至春秋末年有关天人关系认识的积极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重人思想,对战国时期的史学,尤其是历史思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史学中有关天人关系的认识,表明重人事已经成为历史思想发展中不可遏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