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246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130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91.
王照年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1):134-133
介绍三馆迁入崇文院后,随着崇文院从一个依托馆阁藏书为主的文化服务部门发展成为职能更为丰富的文化管理机构,北宋以馆阁为核心的国家藏书制度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并出现宋人称道的“景徳之制”,也迎来北宋国家藏书“一盛于庆历”的实况。同时随着崇文院时期馆阁地位的日渐显赫,它已成为国家高层次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和天下士人向往的琼楼玉宇。尤其在北宋国家藏书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发展中的一些特点也益加显著。  相似文献   
92.
科学合理的课程学业评价既能促进教师紧密围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也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着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本文以对H学院调查数据的分析为依据,全面分析了学生对当前经济法课程学业评价的态度、课程学业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方式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课程学业评价的期望,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改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业评价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3.
马丽 《科教文汇》2011,(22):37-39
科学合理的课程学业评价既能促进教师紧密围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也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着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本文以对H学院调查数据的分析为依据,全面分析了学生对当前"经济法"课程学业评价的态度、课程学业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方式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课程学业评价的期望,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改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业评价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4.
桂永锋 《科教文汇》2011,(31):145-147
孔子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体育思想的重心是"寿"。孔子倡导体育"载道",为了政治,为了教化,他不但教授体育,而且躬身践行;但是,如果体育不合"仁"、"礼"、有悖孝道,他是坚决反对的。像孔子的其他思想一样,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95.
春秋战国,周文不兴、礼坏乐崩,"道术将为天下裂"。诸子百家相继而出,皆欲开出治平天下的"良方",司马谈言"儒、墨、道、法、阴阳、名,皆务为治"。虽有"治国"之"同归",然多囿于一家之见,又"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故思想"殊途",天下"百虑"论说不休,争鸣不已。在此天下无道,以力称雄,交相言利的乱世,功利问题自是各家争论的焦点所在。本文分别以孔子、墨子为例,着重对儒家、墨家的功利思想做了一番简要比较,就是希望能够以小见大,管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概貌。  相似文献   
96.
孔子诞辰考     
现今大家公认的孔子诞辰是9月28日,曲阜孔庙每年祭祀也在这一天。对于这个日子,历来有不少异议。立足于文献记载,以古代四分术验证文献,并得到现代天文学数据的支持,最后以传统习俗为原则,认为孔子诞辰应当定为公元前552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  相似文献   
97.
《庄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以儒家圣贤著称的孔子却成为道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庄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形象。《庄子》杂篇中的孔子往往是反面人物,形象异化,与传统中神圣、儒雅、完美的孔圣人大相径庭。以杂篇代表《盗跖》一文来分析《庄子》散文所体现的孔子人物形象,这对于梳理儒道两家思想的渊源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98.
《论语》中,关联词“虽”共出现31次,均表示转折关系,如果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其语法功能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示已然事实,是一种“事实-转折”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虽然”,共有22处;一类表示未然的状态,是一种“让步假设-转折”的关系,可译为“即使”,共有9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对《论语》中的“虽”的特点进行了发掘与探讨。  相似文献   
99.
孔子无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之现实条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实脱胎于孟子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孔子欲人人能行禅让,绝不会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孔颜能够达到。颜渊从来没有被"用"过、"行"过。  相似文献   
100.
"兴"是文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范畴,孔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兴"进行理论建树的人。他提出了著名的"兴于诗"和"兴观群怨"说。他认为"兴"就是起情,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和仁心与诗歌中的情感和仁心互相碰撞、激荡,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孔子所言之"兴"的美学思想是:情理统一、尽善尽美。他对"兴"的阐释及其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对后人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