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1667篇
科学研究   134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201篇
综合类   10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董事会制度是大学治理结构的中心环节,在筹集办学经费、选拔校长、监督裁决和沟通外界社会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美国和日本的大学董事会在职责、成员构成、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美、日两国为代表的大学董事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我国高校行政化倾向。  相似文献   
72.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以日本为个案,探讨了道德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该书不仅让我们开始关注道德教育研究的国家视角,而且其结论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分歧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3.
日本建筑抗震技术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建筑抗震技术。从日本宫城县所造成的破坏出发,分析了日本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4.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大学以及庆应、早稻田两所私立名校;从组织结构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经历了由单一的"讲座制"向"研究生院重点化"方向的转变,这个转变给其本科教育、人事制度、财政预算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影响。当前日本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维持教学科研的卓越性,这将对日本大学的制度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5.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组织正面战场的同时也开展了敌后游击战。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是以失败告终的。文章从乡村政权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走向失败的原因:国民党虽然在基层政府建构、基层政党建设、基层社团控制等方面加强了敌后乡村政权建设的力度,但其所采取的政策违背了敌后人民的利益,得不到敌后人民的支持,因而未能建立稳固的乡村政权。国民党乡村政权建设的失败是其敌后游击战难以长期坚持,最后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明治维新以降,日本走上了追赶西方列强的道路。在大力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时,在文化上,日本却未曾以西方为师,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几个方面,如神道、本土化了的儒学、武士道精神加以整合,形成了适应日本扩展所需的国家主义。在国家主义这个思想体系中,国家神道处于中心地位,是主体;儒学中所宣传的"忠",武士道所宣扬的"武",则是两翼,三者共同塑造着日本国民的民族沙文主义及对天皇的愚忠精神。  相似文献   
77.
在战后的教育改革中,日本私立大学普遍建立起了一套监事制度,使学校法人的管理呈现出三权分立的局面,加强了对学校法人的监督,杜绝了很多不正之风,为日本私立大学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法人的监事制度也存在不少弊病,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78.
陶晶孙,中国现代文学家,其在日本的影响胜于中国。针对日本战后文学及社会对战争罪责的“暧昧”态度,陶晶孙在一本《给日本的遗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社会中的“暧昧”情结,批判了日本国民的劣根性,让日本学界汗颜和警醒。伊藤虎丸评价陶晶孙,说他的批评是从文化根底上,对战后日本进行的“全方面的思考”,是值得日本学界尊敬和信服的。  相似文献   
79.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的侵略野心日趋膨胀。19世纪70年代,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日本民间也纷纷建立各种团体,宣传自己的"兴亚"主张。兴亚会是最早建立起来的兴亚团体之一,主张"日中提携",振兴亚洲。其主张相对来说比较温和。到19世纪末期,各团体认识逐渐趋同,最后都并入东亚同文会中,逐渐沦为日本对外扩张国策的宣传工具。  相似文献   
80.
20世纪550年代针对中日官方外交难以启动的情况,中国政府基于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从民间外交入手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对于这段历史过去多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日本民间力量对两国邦交正常化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该问题作进一步探析,以期再次唤起人们对民间交流的关注,进一步拓宽两国民间团体和个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