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教育   1320篇
科学研究   48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00篇
综合类   343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我国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情况的原始资料的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模型探讨影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体育消费市场与经济水平的同步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2.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体育消费的目的以"健与美"和"休闲"为主。体育消费类型以"实物性消费"、"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济条件、主观因素和体育商品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3.
对河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消费群体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3市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消费动机、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消费结构女性比例超过男性,主要分布在20至35岁之间;消费动机主要是健身健美、减肥治病;消费形式主要在收费中等偏下的体育娱乐场所;消费行为有70%以上消费者有相对固定的消费场所,并认可市场价格。总体对比目前处于国内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4.
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人们在健身消费方面的观念转变过程 ,分析了当今人们体育消费倾向和未来“康乐”健身走向 ,从中折射出当地人们健身消费情况。  相似文献   
95.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处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内体育消费不会成为居民的主要消费热点,但体育健身意识及需求将愈加强烈。因此,开展全民健身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切实有效地进行。进而,提出有关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6.
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要先转变办教育的观念;改革教育发展单一投资的体制,形成多元投资的体制;教育发展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进一步开放留学生教育市场;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大幅度提高国家财富总增量;调整教育政策,正确引导有受教育需求者的教育投资方向,增大学生自由选择就读的学校、专业和教师。  相似文献   
97.
转型期大学生消费型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7年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学术论共计474篇之多.通过梳理、分析这些文章,可以从研究总量和研究内容的角度概括出近十年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应从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加深对问题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8.
在对974名辽宁省域审居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辽宁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并分析了其体育消费的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体育消费阶层差异明显,工人是辽宁省城市居民消费的主力阶层,其次是知识分子阶层和干部阶层;另外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实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了研究择时营养补充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和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在自行车运动员营养调控中的应用,为运动时间营养学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珠海和深圳训练周期内的营养调控进行研究,测试部分血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以及运动现场测试运动能力.结果:本实验发现,运动员在训练期间进行择时营养补充,男子血清总睾水平增加了9.22%(P<0.05);血清CK水平下降40.61%(P<0,05);动态追踪Hb、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在训练周期内,Hb呈下降趋势,但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训练前后比较下降了9.74%(P<0.05),而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以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应用于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营养调控,并遵循"择时补充、联合补充、个体化补充和交替刺激"的原则,可提高运动员体能和促进体能恢复,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快速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以湖北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段鹏  肖德  赵汉华 《体育科学》2007,27(5):36-40
对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分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每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及与决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除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外,学生年生活费用水平、课程压力大小、性别是影响学生体育实物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学生年生活费用水平、性别是影响学生体育信息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学生来源是影响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这对更深刻地认识体育消费行为、预测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