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4050篇
科学研究   47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6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决定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资本水平又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及结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证分析表明: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衡量的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求职行为和工作落实情况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即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大学毕业生推迟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更愿意选择企业单位就业,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此外,他们付出的求职努力相对较少,而最终落实单位的概率较高。因此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时不能忽视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42.
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专业的需求与多数女大学生选择的专业存在的脱节,成为目前女性就业难、就业层次低的原因之一。西方女性主义关于科学、性别与教育的研究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3.
本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两大主体因素--高校与毕业生在示职择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地位和作用分别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应用性的见解,力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求职择业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4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西学院2004—2005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5.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教育法》赋予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践,将促进就业指导水平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突出指导性、体现教育性、强调针对性、注重实践性等原则,多思考、勤尝试、重研究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就业指导课建成大学生普遍欢迎的一门精品课。  相似文献   
46.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愈演愈烈。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着手,分析、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恶劣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开拓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还能为实现人尽其才、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7.
孔令翠 《海外英语》2011,(11):157-159
通过对省内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探究,结合省内中小学单位招聘教师的实际要求,揭示河南省内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不足的方面,从而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方法与途径,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48.
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方向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产学结合为关键。通过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找出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差距。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ESP教学理论,结合教改实践,探索和架构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岗位群英语交际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49.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0.
基于对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开展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推行校企共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生科学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