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7424篇
科学研究   7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80篇
综合类   54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西学院2004—2005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教育法》赋予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践,将促进就业指导水平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突出指导性、体现教育性、强调针对性、注重实践性等原则,多思考、勤尝试、重研究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就业指导课建成大学生普遍欢迎的一门精品课。  相似文献   
10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愈演愈烈。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着手,分析、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恶劣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开拓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还能为实现人尽其才、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孔令翠 《海外英语》2011,(11):157-159
通过对省内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探究,结合省内中小学单位招聘教师的实际要求,揭示河南省内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不足的方面,从而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方法与途径,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5.
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方向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产学结合为关键。通过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找出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差距。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ESP教学理论,结合教改实践,探索和架构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岗位群英语交际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6.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对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开展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推行校企共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生科学就业。  相似文献   
108.
高职IT专业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原因在于高职毕业生技能不突出,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受传统思想束缚,就业地点过于集中于大城市.为此,学校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2009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度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运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神经网络拟合仿真方法,较好地分离出性别差异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征和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将会导致10.89%的薪金差距;男性获得就业地户口的机率比女性高出9.27%;从整体上看,男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的差异并不明显。相对上述就业工作特征,毕业生流动特征的性别差异较为显著:男性毕业生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流动性,除了就业流动以外,上学流动、毕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度分别是19.5%和23.77%,全流动差异更是达到了40.57%;而男女毕业生就业流动概率的差异度仅有2.77个百分点,其主要是女性的流动惰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0.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